三六六、華海宴平江河清(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3 字 2023-02-06

三六六、華海宴平江河清(二)

(感謝大盟jbt308又一次慷慨巨賞,繼續求月票中()。)

對於章篪來說,新襄的一切都是讓他震驚的,「華清海軍上將號」只是開始,當船靠近了碼頭之後,他又開始大驚小怪起來。

「這些石頭……便是南海伯所說的水泥?」

「正是,與石灰一般,燒制出來,然後摻沙石抹平,堅實如岩,我在去年年底之前,這片碼頭才剛開始建,如今已經建成了……哈哈!」

就是俞國振自己,也被碼頭上變化驚住了。

原本是一片荒灘,如今卻成了繁華的碼頭,新襄的工業制品,源源不斷地從這里運往各地銷售。其中最大頭的是會安,一是會安的轉口貿易,可以從這賣到倭國、東南亞和歐夷,二是會安本土的消費能力也極強。

如今的會安,可不再是當初那可憐巴巴的窮地方了,連續兩年的大豐收,不僅讓會安成為了新襄的糧倉,使得新襄從糧食進口方變成了出口方,更重要的是,在會安培養出了僅次於新襄的一個消費群體。

章篪原本想繼續問的,但看到船艙中方子儀在仆婦摻扶下走了出來,頓時閉上嘴,含笑退到一邊。

方子儀的臉色有些不好看,這是長時間乘船的結果,剛登上陸地時,她甚至有些暈陸。俞國振伸手去,將她扶住,那邊上的仆婦立刻知趣放開。

「這……便是新襄?」方子儀有些驚訝地問道。

雖然俞國振跟她說過很多遍,新襄絕非蠻荒之地,但方子儀心中想來,這也不過是一處小鎮罷了()。

但如今眼簾所映的,卻是一個在金陵都未見著的大港口!

新港沿著漁洪江入海口右岸而設,位置大約是新襄的正南,其長度足有兩里,這么長的長度,可以看出今後發展的野心。而從岸上伸入水中長達一百米的碼頭,足夠停靠如今新襄最大的艦船,象這樣的碼頭,每隔著百米便有一個,全部加起來,共有十座。

每一座上面,都是高高的龍門吊,借助滑輪和木制標准化集裝箱,新襄的貨物裝卸都非常便利,至少方子儀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僅僅是十余個工人,便將一個長六米、寬四米、高四米的箱子給吊上船。

看到俞國振,碼頭上不時有人跑過來行禮,其中既有行軍禮的傷殘者,又有做普通揖的健全人,不論是誰,看到俞國振時,臉上都是帶著笑和敬意。方子儀注意到他們的衣裳相當干凈,除了干活的人身上的衣衫打著補丁外,大多數都穿著新衣,款式也各有不同,有一些還是「雲想衣裳」的樣式。

「碼頭上的管事,還有工坊里的主事,不少都是虎衛中傷殘退役的,他們的撫恤原本已經足夠讓他們衣食無憂,但很少有人願意閑著,大多數都希望能如在虎衛中一樣有事可做。」俞國振聽得她問起,便低聲道:「莫看他們這模樣,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好漢子好男兒!」

方子儀點了點頭,知道俞國振的意思:新襄的傷殘人物不但不受歧視,往往還極為尊榮。這里每一個人,可能都是曾隨俞國振出生入死的兄弟,切不可以下役仆人視之。

「南海伯宅心仁厚,故此將士樂於效命,大樹將軍亦有所不及也。」旁邊的章篪原本是想避讓些的,但又忍不住想聽俞國振的解說,當聽到這一句時,他情不自禁嘆道。

俞國振也不謙遜,比起此時任何一支軍隊,新襄虎衛的撫恤制度都是最好的,可以說,虎衛中任何一個將士出征時都不必有什么後顧之憂。

就在這時,迎面一群人走了過來,為首者遠遠地就拉長了腔調道:「欽`州知州王傳臚,見過南海伯……」

「既然見我,還不過來施禮?」俞國振白了那邊一眼,無論是誰,都能從這拖長了的腔調里聽出其中調侃之味吧()。

王傳臚與王浩然笑著過來,兩人口里諷刺調侃,但實際上卻還是給俞國振做了個揖,俞國振也還了禮。

「濟民在京畿做得漂亮,當令建虜知曉,我大明尚有鐵血男兒!」首先誇獎的還是俞國振在京畿勤王之舉,這對於華夏來說是極振奮人心的事情。

「將士用命罷了。」俞國振倒沒有什么引為榮耀的。他帶著新襄近一半的戰力,對付的只是建虜的一支偏師,此戰雖勝,也讓他意識到,他確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盪平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