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三、挽弓挽強用炮長(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63 字 2023-02-06

三九三、挽弓挽強用炮長(四)

「道長,這是真的?」

在新襄,第一醫院最高層,俞國振一臉緊張地看著癸泉子()。

其實論及醫術,癸泉子現在絕對不算是新襄最高明的,除了俞國振上次從南直隸帶來的那些名醫之外,這幾個月來,俞國振還在不遺余力搜羅名醫。他的目的很簡單,通過醫術的進步,增強華夏百姓應對不同氣候環境的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延長人的壽命。

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保證孕婦母嬰存活率。

新襄醫院已經有一百五十名合格的穩婆——現在她們被稱為產科護理,而且請來的名醫還在教她們如何治療產婦的常見病症,而另外三百名中年婦女也已經開始了相關培訓。

這一切在今天,似乎派上了用場了。

癸泉子點了點頭,然後一向在俞國振面前有些擺譜的老道站起身,向著俞國振拱手一揖:「恭喜南海伯,恭喜俞公子了!」

俞國振臉上是掩不住的喜色,而在他身邊,方子儀臉上也是一片羞澀的喜悅。

在成親近一年之後,她終於被確認懷上了孩子。

「這是好消息,這是好消息,我立刻寫信,給金陵的親戚們報喜去!」俞國振拍了一下方子儀的手,方子儀狠狠白了他一眼,然後把手縮回來,輕輕撫著自己的小腹,又笑了起來。

送二人出門之後,癸泉子燃起三枝香,將之供在他這間辦公室的神案上,神案背後,是一張老君像()。雖然老君似乎並不管這個,可癸泉子還是對著老君默禱:「三清祖師在上,保佑南海伯子嗣繁盛,基業永昌……」

時至今日,這個當初的游方道人,已經完全融入到新襄的體系之中,而且,在這里,他感覺到了道門重昌的希望。與當初朱明天子強封真武大帝推動道門昌盛不同,那種昌盛並不長久,只要換個皇朝甚至換個皇帝,那種昌盛就會不再。相反,現在新襄百姓看著道士道姑的眼神,完全不一樣,那是透自內心的尊敬!

原因就是那些被稱為「仙姑」的護士們,為了方便她們行事,也是減少一些關於風化之類的爭執,這些護士們全部道姑打扮,她們最初時是為照顧虎衛中的傷患而培養出來的,但自從新襄第一醫院成立之後,她們的服務對象包括了全體新襄百姓。

無論是從實現個人的抱負,還是整個道門的昌盛來看,癸泉子都覺得,俞國振的基業越昌盛,對他就越有利。

出了醫院,迎面而來的就是宋獻策與章篪。

宋應星被俞國振安排到了新成立的機械物理研究所,去擔任這個研究所的所長之職,而宋獻策與章篪則被他留在身邊。這倒不是他對宋應星有什么意見,相反,這是他對於機械物理研究方面極度重視的結果。

給宋應星確定的研究方向有二,其一是更為精密的齒輪制造。如今新襄的機械還在吃俞國振在襄安五年積累的老本,比如說滑輪、齒輪,都是他當年同襄安的工匠一起定下的,在起步之初,它們確實起了很大作用,可現在則漸漸顯示出不足之處,特別是兩大馬車工坊,不停地在抱怨齒輪與軸承問題。

其二就是蒸汽機。

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工藝也不復雜,以新襄如今的實力,完全可以造出來。造出的也只是蒸汽機,其效率用途都很有限,充作礦井里抽水的工具用途還可以,但還達不到俞國振想象中的能夠為新襄的工業和交通提供動力的地步()。俞國振有心花個三到五年,將實用型蒸汽機拿出來,而他自己個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將之交給對機械極有興趣的宋應星來完成。

在給宋應星提示出蒸汽機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對於工農生產將會產生什么作用之後,宋應星就完全忘了別的一切事情,只有一個,伸手向俞國振要錢要人,俞國振也痛快,答應他的研究費用可以不低於武器研究費用的一半,人手則可以優先在新襄初等學堂挑。

「情形如何?」宋獻策迫不及待地問道。

「果然如宋先生所料,是有了。」俞國振笑道。

他事務繁瑣,對方子儀雖然關心,可有些細節就沒有注意到,故此方子儀懷孕出現症狀之後,還是宋獻策偶然發覺,然後提醒了俞國振,俞國振才領著她專門來請癸泉子把脈。俞國振對於這種通過脈像就能判斷出是否懷孕的奇妙手段還是心懷敬意的,而且據他所知,癸泉子把脈非常准。

「那太好了,恭喜主公,恭喜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