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二、塞外飛傳虜寇關(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93 字 2023-02-06

「此次與建虜作戰,正需要你輩效力,無論濟民想的是什么,將你們派在登萊,便是要你們能為國效力!」

孫臨一臉肅然地看著顧家明,比起霍彥,他不喜歡顧家明,覺得這個少年遠沒有霍彥的那種銳氣。顧家明仿佛就是俞國振的應聲蟲,無論他有什么想法念頭,到了顧家明那兒,第一句肯定是「小官人是這么交待的」。

「小官人是這么交待的,虎衛在登萊,首要保護的是自己。」顧家明平靜地道:「這兩千虎衛,乃是小官人之兵,在下於此,只是暫掌兵權。未有小官人明令,在下是絕對不會讓他們草率冒險。」

「草率冒核。」

孫臨額頭青筋猛地跳了一下,目光也變厲了:「你是說……」

「在下說的便是去年皮島之戰的事情,幾十名虎衛完全沒有必要犧牲,結果犧牲了,而且他們都是教導團派出來的參謀,他們每一人,都可以為一營一隊之長。」

提起去年皮島之戰,孫臨怒意更盛,但他卻拿顧家明無可奈何。

表面上這兩千人打著登萊兵的旗號,實際上仍然是新襄虎衛,他孫,臨不出一分銀子的兵餉,不負擔一粒米的兵糧,平時這兩千人駐在青島口,為他訓練兵士,還保障他手中有五千人的裝備原本是一萬二的,只是因為他到處借給別人兵馬,俞國振便拒絕補充了。

為他做到這一步,無論是從親情還是友情上來說,都已經足夠了。

孫臨心里也有些憋屈,他自己覺得很了解俞國振,忠肝義膽赤心報國,既是如此,毀家為國都是俞濟民能做出的事情,可為何偏偏不給自己全力的支持?

自己討要的物資可都是用在正道上!

「那好,由得你。」孫臨哼了一聲:「我會同濟民說此事的。」

對此,顧家明一笑置之。

他不是將岸,做不來與孫臨虛以委蛇的事情,他也不是俞大海,能唾面自干,因此每次孫臨提出些出格的要求,他都是給個軟釘子碰回去。孫臨與他相處得並不愉快,也曾幾次寫信向俞國振抱怨,甚至有一次要求換回霍彥,而俞國振給予的回應就是一封長信,將自己支援孫臨的明細表附上。

言下之意很明顯,再加岳父來信訓斥,孫臨這才收斂起來。

「我登萊兵我要帶走。」

」想想還是不甘,孫臨又說道。

顧家明平靜地道:「你此次北上勤王,究竟想做什么?」

「自然是如崇禎九年時一般,於京畿敗建虜了。」孫臨慷慨激昂:「濟民當初為國不惜身,孫某不才,亦不願讓他專美於前!」

俞國振功至封爵,在孫臨看來最關鍵就是京畿之戰解圍奪百姓。他這番話說出後,顧家明道:「當初官人手中有兩千余虎衛,有五千登萊兵,有三千劉景耀的兵,最重要的是,官人上頭沒有那種無能的主官,他如何做戰,何時做戰,都能夠自主,這才能取得大勝——這些你有么?」

孫臨愣了。

「況且你北上之後,若是勝了好說,若是敗了,那整個山,東還有可守之兵么?」

「我如何會敗!」孫臨口中強辯道:「只要你們隨我去,我便能如濟民一樣大勝。」

「高起潛是什么樣的人物,兩年前我們都見識過了。他向你調去的三千登萊兵,如今成了什么樣子?被這個沒卵的太監支使,你能做什么事,或者說,你敢做什么事?」顧家明淡淡地說道:「你敢這般對我指手劃腳,敢向著我家官人抱怨,你敢不敢對高起潛這般?」

此語說出之後,孫臨的臉漲得通紅。

若是兩年前的他,當然敢,但是,他現在已經不是十八九歲的毛頭小子,只圖一時痛快了。他知道,太監的心眼可不大,他只要給高起潛一個軟釘子碰,那么高起潛就敢把他和他的一萬五千登萊兵坑死來。

「就算你想戰,高起潛和兩年間一樣,將精兵強將都攏在身邊護著自己,死活不出戰,你能如何?見到友軍陷入險境,你卻在安全的城中守著一個死太監,這種事情你願意做?」

這話讓孫臨不得不重新思考,他願意出戰不錯,但若是遇到高起潛畏敵不戰的情況,他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