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一、鐵火冰河復血仇(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74 字 2023-02-06

顧家明的模樣看在孫臨眼中,孫臨拳頭也捏得發白。

俞國振先一步上前,繼續巡視城中情形,孫臨心中猶豫自己是否也該留在濟`南城中幫助百姓,就在這時,看到一騎人馬從後背趕來,卻是張秉文。

張秉文仿佛老了十歲,他原本被留在後方,在聽說建虜正在退出濟`南之後,便立刻動身,終於在建虜徹底退出而虎衛進駐之時趕到。

孫臨向他行禮,他卻沒有閑暇理會。濟`南失守的事實,是他怎么也推卸不了的責任,而德王落入建虜手中,更是無法挽回的大過。他趕回濟`南,倒不是想表現什么,如同顧家明一樣,只是為了個心安,能在濟`南恢復秩序與重建中盡一分力便是一分。

「姑丈來得正好,我將顧家明和五百虎衛留與你,再加上李家兄弟手中的好漢,你組織那些歸城的百姓掩埋屍骸清理廢墟,務必不使疫情發生。有關防疫事宜,顧家明都很清楚,姑丈多詢問他便是。」

張秉文在大明朝廷是個合格的地方大員,可在俞國振眼中,他要學的東西還很多。若是張秉文此時到了新襄,連個最基層的小區長都未必當得下來,畢竟新襄的民政系統與大明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俞國振對張秉文的定位,是歡喜他今後去新襄看看,在那兒調研,做做學問,至於具體事務,至少在短時間內。是不會讓他經手的。

「濟民,我在路上遇著一伙人,據說是高起潛的手下,正在向這邊過來。」張秉文聽俞國振說完安排之後,連連點頭,俞國振這樣的安排是最合適的,他完全沒有任何意見。不過他帶來了一個讓俞國振極度不快的消息。不僅是俞國振,就是張秉文自己說起這消息時,也都覺得惡心。

「高起潛的手下?」俞國振微眯了一下眼睛:「我沒有閑功夫應付。克咸,你來應付吧?」

「如何應付?」孫臨問道。

這聲詢問讓俞國振很滿意,他笑了笑:「兵荒馬亂。建虜偵騎四處,或許就會遇上他們呢。」

孫臨吸了口氣,俞國振給他的印象,大多時候都算是寬和的,但是這一句話,讓他愣了愣。

沒有再說什么,俞國振就催馬向前,虎衛跟著他一隊隊離開,只有顧家明留了下來。孫臨琢磨了好一會兒,這些天。他也與俞國振有過交流,對自己此前的種種行為表示過後悔,可到現在,他才知道,自己對俞國振的認識仍然不准確。

向來寬厚的俞國振。還有這樣的一面?

本來他以為最多就是將人趕走不見了事,俞國振的意思卻是要將高起潛派來的使者直接殺掉,而且俞國振方才的那神情,來的若是高起潛本人,他定然也會毫不猶豫地布局殺掉!

他呆呆站在後頭好一會兒,張秉文見他這模樣。很不滿地哼了一聲。

「姑……姑丈,濟民他……」

孫臨吞吞吐吐地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張秉文嘆了口氣,將他拉到了一邊。

「你以往覺得濟民待下謙和為人寬厚,是沒差的,但你也要看看濟民所待的是誰!那不分良莠只憑喜惡動輒殺人滿門的,是黑旋風李逵!」

「只是我覺得濟民向來……呃……他既不是太好女色,又不是貪戀金銀,待人寬厚謙遜,近乎,近乎謙謙君子……古之聖賢,也不過如此?」孫臨還是有些不解。

「那是自然,此世悖亂,非大聖大賢,孰堪撥亂反正?」張秉文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擔憂的了,他自己知道,在大明朝廷之內,他的前途基本已經結束了,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流放,因此又道:「莫說濟民自幼便極自律,就是他打小放盪,到了他如今這地步,也得收斂起來!昔日亞父說沛公於霸王,居於山`東時貪財好色,入關中後卻秋毫無犯,最後的結論是什么?」

孫臨也是讀書人出身,而且不是那種只讀些無用經書的腐儒,頓時想到范增的原話「此其志不在小」!

「濟民自幼自律……莫非他打小就有志於……有志於天下?」

孫臨幾乎是顫聲說出自己的猜想,如果這個猜想是真的,那么也未免太過驚人了。他是方以智介紹認識俞國振的,那時俞國振才十五六歲,這般年紀許多人還是孩童般懵懂無知,而俞國振那時便極自律,從早起風雨不斷的晨練,到每日親自教授少年們學業,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幾乎天天如此。

從齊牛等早期虎衛口中,孫臨也得知這種情形是自俞國振從南`京遷回祖籍後便一直如此,也就是說,可以上溯到他十二歲甚至更早些的時候!

十余年來,堅持不懈,方得如此!

「俞濟民幾乎是白手起家,一日恨不得當成兩日用,哪象你一般,沉迷於秦樓楚館,或者與些狐朋狗友高呼痛飲,或者與些酸丁腐儒吟詩作對。俞濟民非不好美食也,他家中的廚師技藝,你也是知道的。俞濟民非不能吟詩也,他那秦淮河第一風流人的稱號,你也是知道的。」這幾日里,張秉文思考的事情當真很多,也正是因此,他發覺自己以前對這個便宜的侄女婿似乎從未看透過,直到今天,才看到他隱約的身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