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八、暴風驟雨臨小村(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49 字 2023-02-06

「你家這個兒子相當不錯,有些天份,只可惜是在這里……讓他好生入學,在這里學了三年後,便可以送到新襄去,在新襄初等學堂上學,考出來後與程老師就一般了。」

「程先生可是星宿下凡,我這小豬崽仔,哪里能比得上?」符保賠著笑道:「大官人莫要這般說,小豬崽仔承不起,要折壽!」

符保雖然是窮鄉僻壤的貧民,卻也知道,俞國振這樣的大人物來和他說話,還許下了他兒子一個老大的前程,必定是有所求。他琢磨著自己家里有如水洗,什么都沒有,那么要求的……只怕是他的命了。

想到這,他看了一眼腳下的地。

這片貧脊的坡地就是他的命,因為處於緩坡,一家之力又無法修建水利設施,故此他基本是靠天吃飯。雖然有十幾畝的地,每年收得的糧食卻連填飽肚子都難。

俞國振注意到他這個動作,心中不免苦笑,這些百姓在有些事情上愚昧,但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卻精明得緊。此前無論做什么事情,俞國振都有前世的經驗,至少也在書本上看過相關的情形,因此能做到有預案,可是如何改造一個縣的農村,他也得從頭摸索。

他當然也可以采取強制手段,但這個小小的南沙村可以強制,甚至整個昌化縣都可以強制,但全部大明呢?

所以,工作必須要做到細。對於百姓來說,他們所求者不過是一點利益。只要不觸動他們的根本利益,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那么事情就好辦了。

想到這,俞國振決定不繞圈子,用腳頓了頓符保腳下的地:「這種坡地,積不成水,種稻子不太好吧?」

「確實不好。老爺有所有知,每年產的糧,才只有一石半左右。」符保小心翼翼地道:「這還要是豐年。若遇著荒年,只會更少,顆粒無收也不是沒有過。」

「將你的鋤頭給我看看。」俞國振向他伸出手。

卻是一相木鋤。看到底下連鐵尖都沒有,俞國振心中大致有了數。百姓貧困至此,連工具都用不上鐵器,如果去提高產量!

在俞國振想來,提高農業產量主要靠四:技術、工具、水利、化肥。昌化的耕作技術太過粗獷,有很大的改進余地,工具簡陋,也能出現質的提高,水利建設幾乎是零,完全沒有防災減災的能力。至於化肥……純天然生物肥倒是用了。

這不僅僅是昌化的問題,而是整個華夏的問題,除了經濟發達地區將精耕細作做到了極致,耕種技術上是這個時代全世界最高水平,絕大多數地方在這四者都是有很大地提高余地的。

「買不起鐵器?」俞國振問道。

「呵呵。買不起。」

「若是我給你一批鐵農具,包括鋤頭、鐵鍬、鐵犁、鐮刀,再包購你的糧食,願不願將你的田拿出來借我用一年?」

這個提議,讓符保愣住了。

他猜出俞國振打的是他的耕地的主意,這可是他們一家的命根子。因此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拒絕俞國振的巧取豪奪,但沒有想到,俞國振會提出這樣的一個條件。

「一……一年?」他顫聲問道。

「就是一年,去縣城里請縣太爺公證,一年之後,你要種什么、怎么種都是你的事情。」俞國振道。

「這個……這個……」

符保猶豫的時間並不長,然後賠著笑道:「小人家的祖墳,還沒長出青蒿,這等好事……小人不敢受啊。」

「你擔心什么,說出來與我聽聽。」俞國振大敢頭痛,這個農民,可比多爾袞難對付得多。

「一年不種,一年無食,小人明年吃什么……」

「這個簡單,我明著跟你說,我來此就是教化的,不僅僅是教化孩童,你瞧你兒子,幾天前還拖著鼻涕全身黃泥,現在是什么樣子,你看到了的。我還要教化你們,教你們如何種田,種什么庄稼。」

這話說得直白,符保想了想,賠著笑道:「老爺果然是心善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不過老爺,我們家真不合適……」

俞國振幾乎要敗退了,他思前想後,自己的理由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為何就是不能做通這個符保的工作?

在這近二十天的時間里,俞國振一直吃住在南沙村,每日觀察村中百姓,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需要。他覺得這個符保是村子里膽子較大,也比較善於接受新事務的,故此才選擇他為突破對象。

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萬全准備,在這個農民面前完全沒有了用處。

俞國振有些苦惱地皺著眉,莫非要發動土改這個大殺器?但從他對昌化的了解來看,土改這個大殺器在昌化根本派不上用場,地廣人稀,到處有的是荒地,這里百姓缺的可不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