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五、好風借力上青雲(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45 字 2023-02-06

俞國振的話,讓茅元儀大為感動,也讓宋獻策有些慚愧。

俞國振不在的時候,他雖然不是新襄的主事人,但身份算是較高的,而且他這人性喜奢華排場,故此外出之時,前呼後擁是少不得的,讓他輕車簡從,那倒不如免了他的職司。

大丈夫得意之後,率性而為,頤氣指使,若不能如此,何必得意!

而根據新襄的制度,宋獻策身邊可以有一個伙的警衛,也就是十人,宋獻策每次外出之時,免不了讓這十人忙得團團轉。不過宋獻策也知道,他安排虎衛布崗排哨,那是他們的職責工作,卻不敢在人格上侮辱他們,與他們說話之時,也都禮貌客氣。

但和俞國振相比,他還是太過高調了。

看出他的尷尬,俞國振笑道:「宋先生不必在意,我在新襄體系之中,已經用不著再用前呼後擁來彰顯了。宋先生若出入無聲勢,如何能體現我俞國振重視人才?」

這話一半是真心,一半是調侃,宋獻策拱了拱手,沒有再說什么。

他知道,俞國振那一半調侃也是對自己的敲打,不過這也是上位者御下之道,不足為惱。

大約花了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他們抵達了舊港碼頭,這里原本是俞國振他們初到新襄時建的碼頭,但現在已經成了單純的內河碼頭,海船都是在新港停靠,不再停於此處。

碼頭一隅,宋應星、蔣佑中等人早就在此等著了。

見到俞國振到來。眾人紛紛施禮,宋應星滿臉紅光,而蔣佑中則是笑逐顏開。宋應星道:「南海伯所說,果然是對的,蒸汽機上船,可以用暗輪帶動船行,而且船運轉便利。完全不需要風了!」

「宋先生和諸位的心血,我只是信口說說罷了。」俞國振道。

「不說廢話,先讓南海伯看看咱們的船!」宋應星此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科學研究當中。他有些失禮地道。

俞國振順他所指望去,只見在這邊碼頭上停著一艘船,船不大。俞國振估計也就是一百噸左右的排水量,與別的船不同,這艘船的船尾處船樓頂上有著一個大約三米多高的煙囪。

船上的水手與研究員見俞國振看過來,紛紛向他行禮,俞國振還禮之後,做了一個出發的手勢,那些水手與研究員便各就各位,很快忙碌起來。

「燃料是普通的煤,就是冶金工坊不要的那些劣等貨,原先只能來填路。現在卻可以派上大用場了。」宋應星道:「不過鍋爐起動需要一點時間,南海伯且稍安勿躁。」

「我是不急,倒是宋先生你急著呢。」俞國振笑道。

「那是,那是,官人怕是不知。船造成的初幾天,宋先生可是整日都睡在船上,片刻也不願意離開。」蔣佑中也笑了起來:「倒是讓宋家嬸子起了疑心,在橫波社那邊到處抓狐狸精。」

眾人都大笑起來,宋應星也不著惱,事實上。蔣佑中雖然年輕,可是在機械、化學等方面的成就,已經讓宋應星倍感壓力,在某些領域甚至自愧不如。他們二人,也是俞國振治下進行實學科研的兩大巨頭,相互之間,惺惺相惜,早就結成了忘年之交。

眾人嬉笑之間,那邊的船上煙囪開始吐出黑煙,俞國振看著這黑煙,精神猛然一振。

這黑煙對於新襄的人來說不陌生,因為如今冶金工坊、船坊等等諸多工坊,都開始采用蒸汽動力取代不穩定的水動力,蒸汽機燒煤會出煙,這是常識。俞國振並非不注意環境保護,在昌化建碼頭,他就再三強調不得隨意砍伐周圍山上的樹木,防止水土流失,但是他也知道,發展過程之中,不出現任何污染是不可能的。他雖然沒有讓紫禁城也冒黑煙的豪氣,卻也不會被所謂的環境保護裹住成為小腳女人。

大約過了三分鍾,那船緩緩動了起來。

俞國振並不驚訝,但是茅元儀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形,在轟鳴的機器聲中,一艘船緩緩移動,既看不到帆,也看不到槳,更看不到撐的長篙。茅元儀瞪大了眼睛,雖然早就知道新襄的實學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但能到這一步,還是讓他震驚。

船還有些笨拙,轉向時也有些吃力,不過這可能是因為船上的舵手剛剛接觸這種船,束手束腳放不開有關。船先是順流而下,行了半里左右,然後又掉頭逆流而上,航速竟然不減!

「時速有多少?」俞國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