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五、萬卷經書一羽毛(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46 字 2023-02-06

俞國振慢條斯理地吃著早晨的稀粥,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在他的左手邊,坐著的是方子儀,為一子一女之母的方子儀,比起初嫁時要豐腴了些,但仍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時光。在他的右手邊,則是柳如是與小蓮,兩人帶著輕松的笑,在低聲討論著問題,她們面前的粥還未動。

每天早晨這個時候,是俞國振一天中最為愜意的時候,一家人其樂融融。

「怎么了?」方子儀瞥見外頭人影閃動了一下,便提聲問道。

「報告夫人,姑丈老爺來了,在客廳里候著呢。」

俞國振家里雖然有些勤務,但主要是由虎衛充任,其中還有女營的士兵,負責照顧方子儀等人的起居。因此在問答之間,就有些不倫不類,但如今俞家的人都已經習慣了。

姑丈老爺,指的是張秉文,他因為濟`南失守的緣故,被罷職戌邊,經過一番運作,打發到了欽`州,充任墩門衛的士兵。到新襄後便被俞國振奉上一頂調研員的帽子,然後讓他滿新襄地四處游玩,談文論詩,體查民情。

張秉文當過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自然知道為政之不易,所以他來此之後,從未對新襄的政務指手劃腳,一直以來,都是悠哉游哉。反正他看得很開,俞國振富可敵國,也不在乎給他開一份研究員的薪水,就當是晚輩孝心。前段時間,他還跟著船到了會安。在會安體查了一番,特別是拉著歐洲來的商人,詢問了許多歐洲之事。

結果在會安遇上了徐弘祖徐霞客,兩人談得甚為投機,便又連袂返回新襄。徐霞客如今身體還算康健,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乘船環球航行。可這個需要得到俞國振的資助,而俞國振暫時並沒有這項計劃,因此只能在新襄左近轉著。

「是尋你吧。」方子儀向俞國振笑道。

如果是找方子儀。出面的應該是張秉文的妻子方孟式,他全家如今都遷到新襄,三個兒子也都跟著新襄初等學堂學習實學——張秉文經過濟`南之事後。覺得仕途坎坷多舛,實非傳家之道,因此讓三個兒子棄儒從實,改學起實學來。用他的話來說,學了實學,便是耕田,也能比旁人多收三成糧食。

「我這就去。」既是長輩,可不能慢待,俞國振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實力和地位的變化而對長輩有所怠慢,飛快啜完瘦肉粥之後。他起身在被乳娘抱著的子女臉上各親了一下,然後快步出去。

張秉文的神情有些不安,看模樣,象是有什么心事。俞國振覺得有些奇怪,行完禮之後便直接問道:「姑丈可是遇著什么麻煩事情?」

「濟民。我看了今天一期的《新襄晨報》。」

柳如是回到新襄,將《民生速報》交給了顧絳——這位顧先生因為原先的字「忠清」不妥,如今已改了字為「炎武」——便新辦了一份報紙,名為《新襄晨報》,這份報紙並不向外發行,只在新襄、會安、新杭、昌化四地出售。其中有不少消息,關系到新襄體系下民眾的生計,因此這份報的發行量竟然達到了五萬份,相當於每二十個新襄體系下的百姓便會訂一份此報。

「怎么,有不妥之處?」俞國振這下子明白,張秉文眼中的隱憂不是他個人的事情,恐怕和今天晨報里的新聞有關。他早晨的時候也看過了晨報,並沒有發覺有何不對,便好奇地問道。

「我看到在呂宋的消息了,所有在呂宋的西班牙人都被處死,這消息是真的?」

「是真的,這命令是我下的。」俞國振嘴微微彎了一下:「只留有一個洋和尚,讓他回西班牙去宣布我對西班牙的處罰。」

「濟民,這樣……是不是太過了?殺俘不祥,必干天和,此其一也;新襄向來鼓吹包容百家,以仁厚待異己,屠戮殺絕之舉,怕是不利於引進西夷。」微微猶豫了一下,張秉文決定還是直說,他是一個舊式的士大夫,雖然開明,對新襄種種新奇之處也多有包容,不過有些事情,還是沒有改變,比如說,直言進諫。

「姑丈說的是,不過我與姑丈對什么是天和理解有所不同,我信的天,乃是我們華夏之天,利於華夏之舉,便利於天。」俞國振松了口氣,微笑著答道:「李世民說對中國人與番夷一視同仁,結果呢,番夷卻以安史之亂報之。故此,對待番夷我持一個態度,就是徹底消滅,不是從**上將之徹底消滅,就是從精神上將之徹底消滅!」

他說此語時,帶著強大的自信,新襄發展到這一步,已經不是什么阿貓阿狗能夠阻止的了,就算是大明,只要他願意,現在就可以攻入京師去——但占領永遠比統治要容易,若非如此,他也用不著在新襄數地忍耐種田了。

對於這番話,張秉文無從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