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四、半是英雄半為梟(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64 字 2023-02-06

有王浩然的提示,眾人再仔細分析,便覺得這個大明王朝確實已經走到了窮途沒路。

天下諸布政司中,如今還算安寧的,唯有廣`東,這還是托了俞國振的福,群宵遠避,就是貪官污吏在新襄附近行事,也都小心謹慎一些,畢竟這附近的百姓也不知從哪兒得到的消息,有什么冤屈,便要去新襄告狀,好多管閑事的俞國振,還專門設有檢舉司,接受百姓的檢舉。他完全不干涉朝廷對於兩廣的人事任命,但朝廷卻不得不重視他的彈劾,因此每每他劾一人,朝廷立刻將之免職,比起朝中的御史還更有效。

而因為新襄的崛起,兩廣在部分上承擔了過去蘇浙對朝廷的負擔。想到這里,朝廷派范閑來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希望穩住兩廣,為朝廷接下來的決策保存一絲希望。當然,若是能從俞國振這里獲取財力支持,那就更好了。

「我們准備得還不夠充分啊。」有人嘆息道。

這句話在小小的議事廳里引起了共鳴,眾人紛紛稱是,就是俞國振,也情不自禁地點頭。

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新襄這兩年已經是在全速發展,甚至可以說,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比起俞國振此前最好的計劃還要快,僅吸納的移民人口數量,就達到了一百二十萬,人口總數幾乎較崇禎十二年翻了一倍。

到後來。因為涌入的人口實在太多,俞國振不得不采用了近乎工業化的改造措施,甚至可以說,除了沒有嚴刑酷罰和大規模的人道毀滅之外,他的新人改造營與一個集中營也相差無幾。

短時間這樣做,對於迅速補充新襄實力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長時間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若不是飢餓與死亡的威脅。誰願意把自己的自由交給別人?

而虎衛的規模,也如俞國振所想的那樣,陸軍擴編為三師一旅——教導旅未變動,但教導旅的旅正享受師正待遇——總人數達到了近六萬人;海軍的規模則是一個師,總人數是兩萬一千余人。

但全大明人口多少?即使是飽經戰亂的現在,新襄的社會研究院估計,全大明的人口總數。也應該在一億三千萬到一億八千萬之間!新襄的這點人口撒進去,就象是一團小火星撒入了海水。轉眼就會消失不見。

而且大明積累的矛盾真的太多。有些問題不能立竿見影地解決,就算是俞國振主了天下,也沒有這個本領。這種情形之下,即使俞國振的政策是為他們好,他們也會抵制、會自覺沒有生路,再有兩三個別有用心之輩一煽動,比如打著朱明的旗號起事。頓時會一片風起雲涌,到那時。難道說要俞國振將虎衛的屠刀指向那些被愚弄了的百姓?

誰家父母,不是百姓出身!若真有那一日。虎衛當中只怕首先就要分裂!

因此,當宋獻策不顧形象,象只大馬猴一樣蹲在椅子上提出要乘此良機入主中原後,王浩然立刻進行了反駁:「以兩百萬人治一億五千萬人,非屠戮不足以服眾,小宋先生覺得我們虎衛是能對數以百萬千萬計的百姓提起屠刀的么?那就不是虎衛,而是建虜,最終也必是和建虜一般下場!」

俞國振並沒有「預言」若是建虜入主中原後華夏的結果會如何,只是就這個問題,讓新襄各行各業人物都進行推演。他不務虛,只務實,比如說農民,若是建虜來了,必然要跑馬圈地如同當初蒙韃一般,那么種地的農民將會是什么下場。再比如說工匠,工匠又會是個什么結果,工匠自己可以想象。

最後綜合起來,建虜入主之後,第一便是要實行大屠殺,將敢於堅持華夷之辨的人,對朱明尚有懷念的人,或者只是他們覺得不利於自己統治的人,都一一殺滅,殺得道路以目人人銜口,這才算是完成第一步。

第二便是焚書,摧毀華夏傳統,凡不利於其統治的書籍,或焚或改。這些野蠻人是不懂得對文化的敬畏的,始皇帝的焚書坑儒多半是後世儒生的誇大與詬責,但建虜卻是能真正能做出這種事情的!

還有第三禁錮第四賣土第五殘民……

幾乎羅列出了建虜的十大罪狀,讓俞國振震驚的是,他們羅列出來的,竟然和他印象中建虜真正做過的完全一樣。

只不過他們還沒有想到,建虜的文字獄能殘酷到為了「清風不識字」這樣的詩句,或者只因用了崇禎年號,便將死人從墳里刨出來再腰斬的地步,更想不到,替建虜羅織文網的紀昀、劉墉之流漢奸之無恥。

要讓俞國振象建虜一樣去統治華夏,倒不如讓他去死好了。

「所以,對我們最有利的方式,還是讓明廷繼續維持,即使不能在整個華夏領土范圍內維持,也必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維持。這個時間,至少是十年,這是按照我們每年新增百分之三十的人口來計算,十年後,我們能有二千七百萬近三千萬人,入主中原,便……」

「不對!」

王浩然的話還沒有說完,宋獻策便跳了起來。他瞪著眼睛,聲音尖銳:「讓我們還縮在這里十年?眼睜睜看著中原百姓荼炭,只顧著自己過好日子?」

王浩然抿緊了嘴,他看了俞國振一眼,宋獻策突然打斷他的話,原本是會議規矩不允許的,身為會議主持人,俞國振必定要出面干涉。

俞國振伸手示意了一下,宋獻策氣鼓鼓地坐了下去,看著王浩然的目光有些不友善。他二人關系也一向不好,原因很簡單,宋獻策乃是底層讀書人出身。又一直沒有得到功名,看著王浩然這樣與朱明宗室有關系的人,自然是不順眼了。而同樣,王浩然覺得宋獻策雖然來投新襄,卻未能象他一般從虎衛基層做起,並未與自己舊有的階層做徹底切割,更不是一個做實事的料,也多少有些不買他的賬。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就是俞國振一手教出來的虎衛將領中,葉武崖幾乎和所有人都不往來,何況這種從天南海北來投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