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五、觀海聽濤雙龍會(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17 字 2023-02-06

「運河封凍了?」

俞國振放下手中的布袋子,從脖子上摘下毛巾,擦了擦額頭的汗,回首看著王啟年,王啟牛吐了吐舌頭,乖乖地將那布袋子接了過去。

布袋子里裝的可是從新襄運來的大米,這幾十萬的災民,都等著吃的,有的時候,俞國振自己也會來搭把手,幫助背米。其實並不少他這一個人的勞力,他也不是為了做戲——這幾十萬人都靠著新襄來的米活,他不用做任何戲,百姓們對他就已經感恩戴德了。

真心為百姓,將百姓掛在心上,那么百姓自然就他當成自己人。否則只靠著一張嘴說大話一雙眼擠眼淚,就是再會演戲,也只能騙人一時,豈能騙人一世?

俞國振之所以來,只是因為他喜歡這樣,唯有如此,他才覺得,自己並未脫離這誕生他的土地,未脫離這些愚昧而又聰明、笨拙而又勤奮的華夏百姓。用他自己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虎衛要常接地氣。

「是,我們特意查看過,從德`州往北,船只便不能通行了。而且,看這天氣模樣,還會越來越冷,我擔心直沽口外也凍住,那樣的話,情形就有些不妙了。」

「飛隼號在羊角溝吧,我去直沽看看,家明,如今災民收容也已經上了正軌,你抽調八千人北上,在德`州准備接應。」俞國振把汗水抹干凈之後道:「正好,據聞京畿那邊。李闖的軍紀非常不好,我們正好給他施加些壓力,讓他不得對百姓妄動!」

「是。」顧家明應了一聲:「官人你要多加小心。」

「無妨,飛隼號在,還有誰能追得上我?」

「要不要多帶些人手?」

「讓啟年帶著一隊人隨我去就行了,其實不會有什么事,我只是去看看直沽港罷了。」俞國振笑道:「此次去後。怕是有些時間不會再北上了啊。」

從羊角溝走海路到直沽,不過是五百里也就是二百五十大里海路,以飛隼號的速度。也就是十二個小時的事情。俞國振在船上睡了一覺,到了早晨時,船已經停在了直沽口外了。

此時直沽亂成一團。完全沒有過去北方第一大港的風范,並不是因為李自成攻入京城——這個消息如今還沒有傳到,這里還是大明的治下,而是因為李自成掘開了黃河北堤,黃河奪運河與大清河入海,其中奪了運河的這一支,便是在直沽入的海。

而黃河泛濫兩岸的災民,除了往山`東去的,便是向天津、京師一帶聚攏,在他們看來。京師乃朝廷重地,官府總要個顏面,多少要賑濟一些。所以整個直沽聚集了數萬災民,而官府又無法收容,便使得他們在此嗷嗷哭嚎。

人一多。又沒有吃食,天寒地凍的,少不得作奸犯科之事。

幾乎就在這同時,崇禎一行人也終於抵達了直沽。

一見到這么多車輛,再加上護衛的千余騎,那些災民雖然不敢上來搶奪。卻一個個跪在外頭,大聲哀求,希望能得一點施舍。

這突然而來的聲浪,驚醒了坤興。

在馬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夜,身邊還有一個小妹和兩個弟弟,她知道自己身為長姊這個時候應該護好弟妹們,因此睡得很淺。

「怎么了,外頭怎么了,是闖賊追來了么?」一個弟弟低聲問道。

看來他們同樣也沒有睡好,在這些皇子皇女心中,闖賊如今是天下最可怕的東西。

坤興將窗簾掀起了一些,然後便看到了那些跪在道路兩邊的災民們。

災民們的慘狀,讓坤興的心象是流血一樣痛了起來:這些災民,已經沒有人形了啊。

原本她淪落到如今局面,心中還頗有些怨艾,覺得自己身為天家貴胄,一向仁慈為懷,父皇勤政為民,母後宅心仁厚,老天不應如此對她們朱家。但看到了這些百姓,她才意識到,自己所謂的不幸,跟他們比算得了什么!

她甚至看到了枯瘦的母親抱著餓死的嬰兒痛哭,看到和她年紀相仿的少女扯開衣裳露出羞處,茫然失措望著蒼天,看到佝僂著身體在地面嚼著泥土的老人,看到她此前最深最惡的夢中也未曾看到的慘狀!

她縮回了車廂中,嗚嗚地哭了起來。

崇禎也被呼喊聲從夢中驚醒過來,他掀起窗簾向外看,看到那些百姓模樣,心中也同樣凄慘。

無論如何,他都想努力做一個好皇帝,不象傳說中的堯舜那般賢明,至少也努力讓他治下的百姓能過上太平生活。

他失敗了,他被人趕出了京城,他看到他的百姓便是如此生活。

這個時候,崇禎心中還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不忍和慚愧。看了好一會兒,他將窗簾放下,黑暗中長嘆了口氣。

「朕慚愧……百姓竟然窮困至此,朕卻絲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