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一、樹欲靜而風不止(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9 字 2023-02-06

福王朱由崧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夠當上皇帝,哪怕他的父親,被李自成煮成福錄宴的老福王曾經離大明天子的寶座只有一步之遙。

能從洛陽逃出來,對他來說已經是僥天之幸,先是逃到了鳳陽,然後又被安置到了淮安,雖然比不得在洛陽時那般豪闊富貴,但總算衣食無憂。他這般的王室,從小就當豬一般圈養著,除了會搞女人之外,什么都不會。

因此,他喜歡馬士英,馬士英送了美人給他,也因此,他不喜歡現在跪在他面前的史可法。不僅僅是因為史可法是東林黨,而東林黨曾經讓他老爹不但失了帝位,還被趕出了京城,更是因為史可法不僅不給他送女人,反而指責他。

「知道了知道了,國事不是有馬先生和史先生么,孤……啊,朕,朕尚無皇嗣,收納美人,也是為了我大明江山萬代永固。」

史可法瞠目結舌,他側臉瞪著馬士英,馬士英也唯有苦笑。

退出朱由崧的住所,史可法怒視著馬士英:「馬瑤草,非人也,背信棄義,必至天遣!」

在馬士英從留都回鳳陽之前,他二人有過一次私會。馬士英雖是閹黨中人,但他這次起復,卻是周延儒所薦——阮大鋮在這次周延儒重新成為首輔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原本按照張溥的許諾,阮大鋮應該起復的,但是因為東林、復社的強烈反對,周延儒便讓阮大鋮推薦一人代替他。而阮大鋮便推薦了馬士英。雙方在那次私會中,都覺得福王朱由崧庸碌好色,絕非明主,潞王雖賢,可是亦不好登基,因此兩人一致認為,遠在數千里外的桂王更適合些。

但馬士英再從鳳陽回留都時。一切都變了,他直接將福王擁立上位,背棄了與史可法達成的協議!

「四將盡皆屬意福王。如之奈何?」馬士英很無奈地道。

「不信不義,何以為人?」史可法卻不體諒他的難處,依然怒發沖冠。

「我不信不義?張天如為汝幕僚。為周閣老弟子,為東林、復社諸生之友,他死之時,你們卻一個個忙著尋周閣老要官要職,對他的身後之事不聞不問,是我與南海伯所遣之人為之操持後事,一個月余,爾等有幾人來吊唁?」馬士英也怒了,他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的氣,此時也發作出來:「史道鄰。你是守信君子,你去對黃得功與高傑說起,你去對劉良佐與祖寬說去!」

史可法咬牙切齒,當初東林扶持出了兩支兵力,一支是左良玉。一支是劉澤清,但後來劉澤清被俞國振所滅,左良玉如今又遠在湖廣與張獻忠纏斗,他手中人馬有限,哪里能去與黃高劉祖四將分說!

「道鄰,你我還是應該和衷共濟。先將眼前這危局撐下去。」馬士英苦口婆心:「大明到今日,實是不宜再內斗了!」

「正邪自古不兩立!」

史可法拋出這一句,轉身便離開,實在是再也不想見到馬士英了。聽得他這句,馬士英也惱極,他只是想利用一下史可法如今的聲望,但史可法不領情,他當然也不客氣:「誰正誰邪,還不知道!」

史可法惱怒地甩袖而去,他知道事既至此,已經非他獨力所能挽回的,而且他心中還有一個憂恐,與別人不同,他是同俞國振打過不只一回交道的,這一次他們在南方急著擁立,最擔心的也就是俞國振在欽`州也擁立出一位明皇來!

若是俞國振擁立出新帝,以虎衛之武力,誰能阻之?

所以他們唯一的機會就在於,趕在俞國振之前扶立新帝,攜天下民意,定下君臣名份,使得俞國振不得不承認。

這多少有些卑鄙,俞國振的兩萬虎衛還在山`東救濟災民,並且擋住闖軍立刻南下之途,他們卻在這里謀算著朝廷中的位置,准備不給俞國振留下任何權力的空間。

但如同史可法剛才說的,「正邪不兩立」,他必須這樣去做。

「史壽,我這里有一封信,你星夜兼程,趕往湖廣鄖陽,將信送給左良玉總兵。」史可法回去在屋子里轉了一圈,然後揮毫書寫,片刻之後,一封信便寫成,他召來自己的心腹家人,將封好的信交給他道:「切記,切記,一定要交給左總兵本人!」

史壽應命而去,史可法又開始在屋子里轉悠起來,如今有江北四鎮總兵攜數萬軍隊支持福王,大勢已定,他想要扳轉過來,幾乎是不可能了。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外朝對朝廷保持壓力,讓福王不敢對東林一脈進行清洗,而這個需要借助於如今正在湖廣的左良玉的力量。

想到以往左良玉對自己還算尊敬,他屢犯軍紀,縱部行凶,雖然被彈劾了許多次,卻都被東林一派使力保了下來,史可法稍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