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三、捫虱高卧論戰守(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71 字 2023-02-06

「道鄰先生說的極是,各方的收入皆是有限,用來養兵實在是太浪費了,若是大伙都能省些下來,也用不著我一方承擔治理黃河、長江水患的支出了。」俞國振微笑道:「華夏軍略委員會如今治下是兩廣、山`東、南海、東海諸地,人口一共是三千萬,目前有常備兵力陸軍十五萬、海軍五萬,一共是二十萬,人口與兵力比是一百五十比一。各位也請將兵力限制在這個比例,如何?」

聽著俞國振說自己的家底,正人都是面如土色。

三千萬人的疆域,才二十萬常備兵力,這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窮兵黷武,但眾人都明白,虎衛的二十萬兵力,實際戰斗力至少相當於一百萬他們的部隊。竟然這三年來,各方都模仿虎衛的編制與操典訓練精兵,但是實際效果有限,因為任何一方都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堆出這樣的精兵。

比如說,虎衛的操典中,一個合格的步兵一次打靶要完成十至十五發子彈的射擊,可對於其余勢力來說,這就太奢侈了,一次打靶能有五發子彈就不錯了。

實際上金陵小朝廷號稱帶甲百萬真實兵力約是六十萬,李岩兵力約是十二萬,劉宗敏兵力三十萬,張獻忠兵力三十萬,沒有來的建虜帶甲超過二十萬,派代表來了的朝鮮國、倭國兵力也不少。

要是按人口比例來,豈不是說他們每一方都得將兵力壓縮到十萬以內,最多就是金陵能多些,可比起現在的六十萬只怕也要少上一半!

「這如何使得,這樣不對。」所有人都對史可法怒目相似。他們就靠著人數上的優勢來維持一點心理平衡了,卻被史可法一個主意弄得大伙都要吃憋,因此金陵小朝廷頓時成了眾矢之的。

「道鄰先生說這樣不對,那么怎樣才對呢?」俞國振似笑非笑地道:「人口、財政,乃是講文修武的根本。若不按照人口來算,那就按財政來算?」

按財政來算的話,在座各方更是慘無人色,他們全部加起來再乘以個二的財政收入,也未必能抵得上俞國振手中的一半!因此毫無疑問。包括史可法在內所有人都搖頭。

「要不按照糧食產量算,養兵總得要吃糧,沒有糧可不成。」

搖頭。

「或者按照鋼產量來算,總不能再發木刀竹槍給士兵打仗。」

搖頭。

「實在不行,就按照棉布產量吧,軍服總得有,否則那就與百姓沒有什么區別了。」

仍然是搖頭。

俞國振輕輕拍了一下桌子。發出清脆的聲響:「那么,史道鄰先生,我還有最後一個方案,就是你們的養兵費用全由我們華夏軍略委員會包了,你們的財政收入只用於維持你們的政務開支。這樣你們在秦淮河畔風流的開銷能夠更寬裕一些,如何?」

在史可法鐵青的臉色中,眾人都笑了。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華夏軍略委員會包下他們養兵的費用,豈不就是意味著他們的軍隊都受制於俞國振,至少在現在。這種提議大大突破了他們的底線,因此不可能會贊同。而金陵小朝廷在繁華的秦淮河畔花天酒地的事情,經過兩份報紙的渲染。如今已經是天下皆聞。

「想來道鄰先生是願意的,在秦淮河畔吟賞風月,豈不勝過跟著一群丘八流汗啃泥?」有人嘲弄道。

俞國振沒有繼續聽他們胡扯下去,這次會議實現了他下一步戰略步局的目標,那就可以了。他擺了擺手:「此事休再提了,大伙是否還有別的事情。若是沒有的話,我們就可以散會了。」

眾人不禁都訝然。因為此前幾次會議,都扯皮了許久,可這次竟然一天上午就結束?

緊接著,俞國振便宣布了一個讓眾人震驚的消息。

「在散會之前,有件事情還要拜托諸位,鑒於建虜所作所為已經觸及華夏軍略委員會劃定的底線,故此華夏軍略委員會正視宣布,與建虜進入戰爭狀態。」俞國振淡淡地道。

轟!

俞國振的話是說得平靜,可聽到在座諸人耳中卻無論如何平靜不起來。這是宣戰,向建虜宣戰!

這么些年來,俞國振一直蟄伏,除去南洋之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被動應付,這可能是第一次真正主動對一方宣戰。在隱伏了三年之後,這頭當年的幼虎,今日的猛虎,終於要咆嘯山林了?

「俞濟民……先生,你此戰目的為何?」

「京師故地,豈可久在虜手?」俞國振平靜地道。

史可法張了張嘴,剛想問奪回京師之後,金陵小朝廷能否還都京師,但話到嘴邊,他自己也沒有臉面說出來。

別人打下來的江山,而且俞國振又從未承認金陵小朝廷的合法性,怎么會將京師還給他們!

會議便如此結束了,史可法心中雖然急著回金陵,可是從新襄到金陵的蒸汽輪船要七天才有一班,他還得再等兩天,才能乘這最快的交通工具出行。

因此,這兩天時間他便想獨自在新襄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