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九、鍾山風雨起蒼黃(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23 字 2023-02-06

黃宗羲在麗春館並沒有呆太久,這里只是他與某些人接頭的地方,而不是他的藏身之所。這些天來,他明面上在國子監與那些太學生慷慨激昂地發表一些懷念大明的評論,實際上卻另有計劃。

或許就是因為把俞國振當成自己的「斗爭」對手,讓黃宗羲變得有些神經質,每看到一人,都懷疑那是來監視自己的。有的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周圍全是俞國振派來的秘探,自己已經被監視居住,被禁止發言出聲,被軟禁起來。

因此出了麗春館之後,他又想方設法轉了幾條街道,穿過幾家店鋪,這才到了金陵城東門。

他並沒有住在城內,而是住在城外鍾山之畔,在他想來,誰都不會猜到他竟然呆在山中。

不過出東門時,他卻看到一隊人牽著馬過來,這隊人一個個光著腦袋,看上去象是僧人,但仔細看的話能夠分辨出,這是新刮的頭。他們的模樣很怪異,望著金陵城門的神情也異樣,黃宗羲上下打量了他們幾眼,心中覺得有些不對。

這些人……似乎是韃子!

黃宗羲猛然想明白為什么覺得不對了,這群人在馬上的姿態,還有那眉眼,都象極了建虜!

俞國振的華夏軍中便有建虜——不過現在他們已經改名為歸化女真了,其實有幾位還當上了華夏軍的中級將領,在歷次戰爭中立下了不少功勞。黃宗羲早年游歷各地,也曾經見過建虜。這才能分辨出不對之處!

建虜怎么跑到這里來了,俞國振不是遍地都安插了秘諜么?

還有,建虜在這個時候到金陵來……他們打的是什么主意?

黃宗羲的呼吸一剎那間停滯了一下,這些建虜出現在這里,顯然不是為了向即將登基的俞國振表示慶賀的,他們的人並不多,就這么幾十個。而且都剃光了頭發,免得被人從發髻中看出他們與漢人的不同,只不過建虜蠢了些。幾十個光頭騎著大馬在路上跑,怎么可能不引人注意?

最讓黃宗羲想不通的是,建虜在當初的京師大戰中元氣大傷。此後華夏軍雖然沒有立刻揮師北進,而是先掉頭收拾掉了牛金星,但是被打破了膽子的建虜自己放棄了遼東,已經遠遁至黑水以北的苦寒之地去了,怎么這個時候他們還能派人潛入中原甚至到這江南來?

黃宗羲心中不免有些糾結,在他看來,建虜來肯定是為了不利於俞國振的,若是如此,他是該提醒俞國振,還是該幫建虜一把?

他這一猶豫。那群光頭便已經進了城門。

此時金陵城的城防已經被俞國振的華夏軍接管,城門口也有衛兵,兩個雨篷之下,各有一個衛兵手握上了刺刀的鋼槍立著。但他們對這群光頭卻是孰視無睹,這讓黃宗羲不禁訝然。

就連他都能看出異常來。他不相信這些華夏軍士兵就看不出來!

難道說……

黃宗羲的心怦怦跳了起來,這群建虜能夠這般大明大放地進入金陵城,華夏軍士兵卻不阻攔,那么只有一個原因!

華夏軍高層當中,有他們的保護傘!

若真是如此,倒容易解釋這一切了。華夏軍內部有些軍官對於俞國振不滿,因此勾結了建虜,將建虜引入金陵城中。這些人都是建虜的死士,他們的目的就是刺殺俞國振,為滿清復仇!

至於華夏軍高層不滿的原因,黃宗羲一時間還想不明白,或許是因為受了他這樣東林清流的忠義之氣感召,當然,更有可能還是利益——按理說,俞國振打下天下坐了江山,下一步就應該分封群臣,什么王侯伯子男的爵位應該毫不吝嗇才對,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聽說俞國振要封賞爵位之事。

而且按著大明太祖過去的行事風格,飛鳥盡良弓藏,或許看到天下已經沒有什么敵人,俞國振有意誅戮功臣,結果功臣猜出了他的心思,提前下手?

黃宗羲目送這幾十人沉默著進了城,然後消失在街道之中,他皺著眉想了許久。

此事透著詭異,黃宗羲極度不喜歡俞國振,但並不意味著他願意看到俞國振被建虜和軍頭勾結殺死,可想而知,若是俞國振的部下軍頭真的刺殺了俞國振,那么下一步就是軍閥混戰,以如今華夏同西夷交往的情形看,一片混亂之中,少不得技術外流,歐羅巴的西夷或許也會來插上一腳!

「這是一個……唔,機會!」

黃宗羲想來想去,突然間覺得,或許能變壞事為好事。

俞國振如果死了,唯一能阻止軍閥混戰的人,就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