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八、自此永晝無長夜(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49 字 2023-02-06

任淑華和明惠也是「閑雜人等」不過兩個女孩兒,又站得稍遠,因此驅趕就沒有驅到她們頭上。可是明惠仍然覺得不滿,這些人也太霸道了,夜校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只要願意,便可以來學習,憑什么完全被他們占住?

不過她雖是不滿,卻不敢上去喝斥,只能躲得遠遠的在任淑華背後嘀咕:「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竟然到這里呦三喝四,好大的威風……明日我就寫一封舉告信,塞到京都廉政署的信箱里去!」

「你也得先會寫信。」任淑華輕輕拍了一下她的手。

各地廉政署都有信箱,每日接受來自民間的投訴,然後將投訴檢舉之事公示出來,一般是需要在一個月內將處理結果同樣公示。這項制度在反復宣傳之下,已經深入百姓心中,現在百姓都知道,遇到官府為難或不公之事,直接去廉政署投訴就是。

不過為了督促百姓讀書識字,廉政署只接收書面投訴,口頭投訴一律不予受理。

「我這不就來學識字了嗎!」

兩姑娘小聲地斗著嘴,遠遠的看著熱鬧,不一會兒,閑雜人等就全被清離了,她們有些好奇,這些人究竟在做什么。

然後聽得那個有些沙啞傲氣的聲音又響起:「開吧,都當心些,安全第一!」

「三、二、一……」

倒計時很短,在「一」結束之後,原本有些昏暗的院子突然間變得雪亮一片。任淑華與明惠都沒有心理准備,在稍稍一愣之後,開始尖叫,但旋即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妖術?

仙法?

不,是實學。

兩人在工廠里做工,眼見著那些機械在蒸汽機的帶動下運轉眼見運煤的小火車從碼頭歡快地跑到在鐵軌之上,眼見江里的輪船無帆自行——全天下的百姓,都在見著這些新奇事物中逐漸接受了一種觀念,那就是實學能上天,能入地,能下海。

那么發光,實學也能。

「亮了,亮了!」她們這時聽得那些傲氣沖天的人也紛紛嚷了起來。

「成功,一次成功,上海此後便也有電了!」那個有些沙啞的聲音高呼了一聲然後又道:「哪有地方,讓我睡會兒。」

任淑華見著這些方才傲慢無比的家伙,一個個笑著尋地方坐下有的直接就往地上一躺,摸著什么就用什么蓋上身,就這樣睡了下來。任淑華有些驚訝,旁邊的明惠更是瞪著眼:「他們不嫌臟啊?」

「是太累了吧,說起來這些時日,是看著他們從早忙到晚……原來他們做的竟然是這樣的大事!」

即使任淑華見識不多,卻也明白,這是多大的事情黑夜帶來光明!

這其中意味著什么?

以後她們上夜校時,不必再點著熏人的油燈,不必擔心會看壞眼睛,甚至只要願意工廠的工人夜間也可以繼續上工,機器可以不知疲憊地運轉。

天下再無長夜了。

對於這些給黑夜帶來光明的人,原本任淑華與明惠是相當討厭厭惡他們的蠻橫,厭惡他們的無禮,但現在不同了。二人對他們都生出一股敬仰,在進入夜校之時,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吵醒了他們。

院子里很短的時間內便響起了一片鼾聲,這些人當真是累極了。兩人每經過一個,任淑華就會小心地打量著他們的臉龐,這些人大多數都很年輕,年長的最多也就是二十余歲的模樣年輕的甚至只有十六七歲。他們一個個都睡得甚為香甜,幸好對於上海來說,九月初的天氣還算是很熱,睡在院子里,不會涼著。

夜校是上海最先亮起燈光的地方開課之後,所有來參加夜校學習的工人無論是女工,還是另一個院子里的男工,都對自己頭頂象個葫蘆一樣的燈極感興趣,與至於沒有人專心聽課。莫說是他們,就連那授課的老師也失去了平時的激昂,說著說著,眼睛就會往頭頂上跑,到得後來,她干脆停下識文斷字這些基礎課程,開始給這些女工們說起頭頂上的電燈的原理來。

電燈的原理很簡單,高溫發光,可是要做到這一點,無論是穩定的電源,還是真空的燈泡,都是經過了幾百、幾千次試驗後的結果。電力的研究在新襄開始得很早,十幾年來對它的投入也極為巨大,現在終於開hua結果。

那夜校女師雖然知道燈泡的原理,可是對如何發電、如何讓燈泡里的燈絲高溫卻不燃燒不甚了了,面對下邊女工們千奇百怪的提問,很快她就招架不住。不過她是有經驗的,便開始岔開話題,提到這些搞電力研究的人來。

「在新襄中等學堂,每屆學生畢業之時,都會面臨如何擇業的問題,不過與別人愁著找出路不同,中等學堂的學生是愁著出路太多,不知選哪個好。但是有三個去處,如果來挑人的話,我們是想都不想就去的。

第一個自然是華夏軍,可惜,能進華夏軍的都是平時表現就極出眾物,他們進去之後,先當兩年的兵,然後便可以入軍校培訓一年,出來便直接是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