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九、再回首處天地新(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33 字 2023-02-06

漫長的旅途終於到了中點,在君子港呆了一天之後,黃宗羲懷著沉重的心情告別了陳子龍,離開前給陳子龍留下了點錢。牛鈍對此甚是欽佩,黃宗羲說的朋友有通財之誼,他倒是真正踐行了。

接下來他們先到了新襄,這座城市規模沒有繼續擴大,其中鋼鐵冶煉等行業都已經搬遷出去,但它仍然是華夏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因為造船業與各個研究所仍然在此,這座城市繁華依然。而且在這里,牛鈍與來部臣第一次看到了電燈,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靠著海的街道上,萬燈齊明,看上去如同一串串的夜明珠,映在海上的碧波間,妝點出便是大教堊堂的燭堊光也無法映出的美景。

這樣的夜晚給牛鈍與來部臣極大的震憾,而同樣的震憾,讓他們忘了彼此之間的芥蒂,忍不住興堊奮地討論起來。

就是黃宗羲,也沒有親眼見過電燈,見得如此情形,不禁瞠目結舌

「為何我在鄭和城和君子港,都未曾見到電燈?」他忍不住詢問船上的水員。

「根據華夏《技術擴散法》,凡是甲等水准的科技,皆不可離開華夏大堊陸。」那水員笑道:「先生離開華夏時間久,恐怕不知道這部法堊律?」

「確實未曾注意到……這部法是何時出現的?」

「華夏三年時公布,朝堊廷在大研究院下設一實學技術評估委堊員會,凡獲專利許可的技術,都必須在各級評估委堊員會下接受評估,若被評為甲等專利,便可以得到朝堊廷大筆的賞金,同時禁止向大堊陸以外地域擴散。若是被評為乙等專利,則需經過評估委堊員會下設的常務機堊構認可,方可向華夏新附地區及屬國擴散。而丙等則可以隨意向華夏屬國擴散,但不得向屬國以外地區。丁等可以經過認可向全世界擴散。發電在華夏是甲等專利,燈泡則是乙等專利,故此發電廠只能建在華夏大堊陸,部分陸上鄰國,在靠著華夏的邊境城市,可以從華夏境內引來電線,使用燈泡這種乙級發明。」

「這豈非有敝帚自珍之嫌?便是一時守住秘密,就不怕固步自封?」

在歐羅巴轉過一圈之後,黃宗羲認識到華夏文明此前被某些人帶入的一個誤區,那就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這是違背華夏文明核心「自強不息」的。

「黃先生說笑了,這些實學技術每三年就會重評一次,象蒸汽機車,如今已經重評了兩次,據說今年很有可能由甲等轉為乙等,若能如此,在婆羅洲、倭國、鮮國等地,便也可以修建鐵路了。」

這樣做的話倒是謹慎,黃宗羲點了點頭,牛鈍與來部臣卻有些黯然,他們原是想能將這樣帶來光堊明的技術也學來帶回歐羅巴,可現在看,至少在短時間內,他們休想接堊觸到這種神奇的實學技術了。

不過,這讓他們對於即將抵達的華夏都城上堊海,更有一種期待。

華夏八年六堊月,在離開七年多之後,黃宗羲終於回到了上堊海。他原本以為自己對於流放在外的生涯早就習慣了,踏上新襄時他也控堊制住了自己的激動,但當他踏上上堊海的碼頭時,一股情緒讓他雙足發軟,簡直無法站立,不得不拜倒在地上,開始痛堊哭流涕。

人一生並沒有多少七年,象黃宗羲,到了現在,已經步入人生最後的一二堊十年,流放的生涯,讓他思考了許多東西。

原本他還以為自己能夠繼續堅持,可是真正踏上故土,他就發現自己的堅持是非常可笑的了。

和他一樣痛哭的,還有馬士英。

雖然一個是東林一個是閹黨,一個是被流放一個是主動要求出使,但是這個時候,兩人心情卻是相通。

「這是怎么回事?」碼頭上有人見他們跪在地上痛堊哭流涕便問道。

「自歐羅巴回來,故此情難自禁,這兩位一個是馬瑤草,前朝的首輔,一個是黃太沖,東林的砥柱!」

「前朝的首輔,那不是廢物中的廢物?東林的砥柱,那不就是混帳中的混帳?」

這樣的竊竊私堊語,並不會傳到馬士英與黃宗羲的耳朵里。八年時間,華夏朝鼎成已經八年了,這么長的時間,足以讓俞國振將自己的工作組派到華夏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包括蜀省的深山老林與土蕃省的高原雪山,都已經出現了華夏工作組的身影。

這些工作組的一個重要作用,就在於讓百堊姓忘了賦稅繁重屢戰屢敗不停內訌的前朝,包括前朝的那些風雲人物。莫說馬士英與黃宗羲,就是李自成,現在若是去河南問人還記得么,別人都會回答:「那個被聖上剿滅的流寇?好象還記得,不過誰在意他啊,倒是今天田里的化肥還沒有點,我還得去點些化肥……」

華夏目前列於甲等的發明當中,化肥恐怕是最不起眼之一,卻也是俞國振最重視者之一,農學研究所從新襄時代就開始進行研究,到現在已經花了二堊十年的時間,一些簡單的化肥,比如說磷肥,已經可以從南海諸島的鳥糞中大量制取。這些肥料極大促進了華夏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發展也就意味著糧價下跌,單純的農業已經無利可圖。

從華夏四年開始,俞國振推行「富民計劃」,引導鄉間的中小地主,以土地為資本入股,使其大力發展經濟作物與小型工業,這個過程之中,鍋駝機作為動力起了極大的作用。一些佃農轉變成為工堊人,而零散的自耕農無力憑借自己抵堊抗商品化的大潮須俞國振派出的工作組鼓動下,按照戶籍所在地編成組,紛紛進入一座座崛起的工業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