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1 / 2)

隨著松花江汛期的逐漸過去,隔江對峙的雙方大戰之前的小動作日益頻繁起來。面對日軍集中的兩個師團以及大量的偽滿軍的情況,,楊震將三個補充團全部打散補充到三個主力團與分區部隊中。

每個軍分區基干團除了原有部隊之外,又整建制的調入一個補充營。兵力總數達到了一千八百人。同時各縣也組建了縣大隊等地方武裝。

而三個主力團隨著總人數達到兩萬的三個補充團的調入,兵力也急劇擴充到了萬余人。由於現有編制已經無法滿足部隊現狀,在幾次商議後,楊震決定將三個主力團擴編成三個主力旅。每個步兵旅轄兩個步兵團、一個只有骨干與干部的架子團,山炮營與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營各一個。

各團原有建制則不變,只是增加了一個六挺制的高射機槍連和一個狙擊手排。而軍區則利用這段時間生產出來的一百零七毫米多管火箭炮組建了一個三十六門制火箭炮兵團。與原有炮兵團的野炮營,加上庫存的野炮組成軍區直轄炮兵。

盡管楊震想給每一個旅都組建一個多管火箭炮營,但受制於火箭彈的生產能力,也只能優先組建軍區直屬炮兵團。為了在生產能力有限的情況之下,保障軍區直屬火箭炮團的彈葯供應能力,在八月末,楊震從貸款中拿出很大一部分,專門從江北緊急訂購了三千發火箭彈。

在自身即便加班加點生產,也只能維持一個團三十六門多管火箭炮彈葯供應的的情況之下,各旅的直屬火箭炮營,也只能等以後生產能力上去了再說。

三個旅的旅長、政委由原有各團團長、政委直接升任。在裝備與兵員全部補足後,楊震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部隊磨合完畢。限於局面的緊張,楊震只給了幾個旅長、政委一周的時間磨合部隊。

同時為了保障兵力數量,尤其是補充兵員,楊震在依蘭的移民中以及蘿北、鶴立、湯原、綏濱等在自己控制區內采取了普遍義務兵制。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的辦法,以最快的速度擴編了六個每個兵力達到二千的獨立團。

當然在老百姓普遍拒絕當兵的情況之下,楊震不可能按照**的慣例,尤其是雜牌軍在前線補充兵力的辦法。調兵圍住一個村庄,機槍一架,所有適齡的人軍裝一換,就全部拉走的那一套強行去抓丁。但在兵員征召困難的老祖宗的辦法還是不能不用的。

除了所有政工人員全部被派出去征兵,宣傳保家衛國,離土不離鄉的概念之外,楊震還出了一個極損的招。找一間屋子,燒上一鋪大炕,所有的年輕人都被召集到炕上開會。受不了的一站起來,馬上紅花帶上宣布光榮一個。

八月份正是暑伏期間,就是光膀子都嫌熱的季節,長時間在燒的通紅的炕上,誰受得了。沒有半個小時,開會的全部統統自願了。只是這個辦法用過一次後,再召集開會,卻是無論地區干部怎么勸說,死活沒有人願意去了。

直到後來各項優撫政策落實到了實處,當兵走的人家優撫糧按月發放不說,數量與質量也絕對都是一流。每個月每家還發給三斤肉、一斤糖。分地的時候,軍屬優先挑選好地,配給的牲口都是最好的。

而你家的地全部都地方干部組織互助會幫助種,甚至家里面有直系親屬生了孩子,還優先配給十斤雞蛋等一系列優撫都讓大家親眼看到了,才慢慢的改變了征兵困難的局面。

而真正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的是楊震不斷的勝仗,讓老百姓真的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戰勝日軍的希望。打了勝仗,參了軍的人不用擔心家里面在被日軍報復,不用擔心因為支援了抗戰被日軍成溝的屠殺。老百姓參軍的熱情才真正的高漲起來。

等到戰役後期,楊震趁勝發起佳木斯會戰的時候,僅僅兩天的時間就在不足十萬人口的湯原縣內就動員了近一萬人編成了十個民兵團。後來在橫掃三江地區的時候,至少有六千人被直接編進了部隊。

對於楊震和他的部隊來說,打勝仗是一切的基礎,沒有了勝仗,一切都是空的。在不斷的勝仗之下,受鼓舞的不僅僅是部隊的士氣,更還有曾經心若死灰的民心。而後方的減租減息工作也伴隨著這場後世被稱為秋季會戰的勝利而順利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