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1 / 2)

柳一虎一邊和馮海山斗嘴,卻沒有放棄仔細觀察敵情。等日軍沖鋒的散兵線,已經接近自己規定的火力打擊范圍,才停下來與馮海山的斗嘴。干凈利落的拿起送話器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對於柳一虎的戰術安排,之前與他有過激烈爭吵的馮海山卻是並未插手。馮海山為人脾氣雖然有些火爆,但屍山血海沖出來的他,卻是精明的很。

當年能在馬家軍嚴密的搜捕之中,帶著一看就是馬刀劈的刀傷,滿嘴顯眼四川話。從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祁連山,穿越了整個河西走廊。雖說是一路討飯回延安,但把傷養好了不說,還沒有遭太多罪,倒也能說明這個家伙有點鬼道。

的確他之前的爭吵是為了自己說了算,但有一點他卻不否認。他知道,裝備變了,形勢變了,自己之前在十八集團軍中慣用的那套的戰術不一定適用了。該學的地方,還是要學的。這一點,他很有自知之明。

所以在柳一虎在戰斗打響後,沒有征求他意見,便強行按照自己的意願布置戰術。他也沒有如之前那樣強烈的反對,因為他要學習。實際上在看到柳一虎在布置火力的時候,他一眼就看出這些機槍數量雖然不多,但火力設計的極為刁鑽。

不僅將有限的機槍布置成交叉火力,而且射界幾乎覆蓋了整個正面,幾乎沒有留下一點射擊死角。如果他們在這里駐守已經幾天了,對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將火力點布置成這樣不稀奇。

但是從寶清縣城出來,到這里還不到三個小時,居然能在一邊與自己爭吵時,一邊還能將地形看的這么仔細。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這么幾近完美的部署,沒有一定的本事是肯定不行的。

馮海山到達東北後,看到那場紀錄片後發現自己即將接觸的是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之前在十八集團軍那種作戰模式,很明顯已經那個不適應眼下的情況了。自己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只能根據形勢與環境的變化,抓緊時間學習,盡快的融入到這支部隊中。

說實話馮海山在看完去年秋季戰役中那場紀錄片後,心中可謂五味雜陳。多年來缺槍少彈,只能采取游擊戰術與日軍作戰。彈葯不足,部隊訓練只能盡量壓縮實彈訓練,以白刃戰為主。

為了消滅一個日軍,要付出一倍甚至幾倍的代價。三槍土八路,這是日軍對十八集團軍的蔑稱。打一場戰斗只發給五發子彈,開三槍就要發起沖鋒。要是不能盡快的解決戰斗,就只能撤退。彈葯與裝備嚴重缺乏,這也是十八集團軍除了頭兩年之外,就極少打大的戰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