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2 / 2)

「我們這些人雖然總體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部分人可以說相當的低,很多人直到參軍之後,才在部隊學習到了一些文化,才認識自己的名字。但再苦不能苦教育,再窮不能窮知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道理我們還是懂得的。」

楊震語氣相當誠懇的道:「老爺子,我們也知道在您如今這個年紀讓您遠離故土,萬里迢迢的去美國有些讓您為難。但在我們實在選不出其他人選的情況之下,也只能將希望放在您的身上。」

「為了抗聯的壯大發展到能將侵略我國土的所有外**隊,全部趕出中國的那一天,為了我們能迎來抗日戰爭勝利的那一天,為了我們這個曾經孱弱的民族真正戰勝一個現代化工業強國的那一天。也為了根據地,還有東北的孩子們,我只能拜托您了。」

楊震的話,尤其是那個免費強制義務教育制讓袁父聽了微微一愣。他活了六十多年,經歷前清、北洋政府、張家父子,還有現在的所謂偽滿洲國。風風雨雨幾十年,也算見過世面的他還是從未聽說過在眼下戰爭打的如此艱苦的情況之下,會有某一支軍隊,甚至是一個國家或是政府自己節衣縮食,來供養自己轄區的孩子免費讀書的。

甚至還要自身財力不足的情況之下,承擔著幾乎全部的教育經費,讓所有適齡的學子全部都有書念。即便是當年在軍閥之中極為熱衷辦教育,並一手創辦了東北大學東北王也做不到這一步。

這一點不僅是國內派系眾多的軍閥之中無人能夠做到。即便是放眼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政府,或是那一個人有這么大的魄力。就算富裕的多的西方列強,也沒有一個國家和政府會這么做。

就算當年讓自己欽佩不已的,那位毀家紓教的馮庸大學創辦者,恐怕也沒有如此的眼光與手腕。更何況那個人創辦的只是一所大學,對於真正惠及普通百姓的普遍義務教育,卻是即便有心但也無力。

實行這個教育制度,意味著什么?尤其對那些因為家貧而念不起書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老爺子那里會不清楚。而實行這種教育制度,對一個政府、一支軍隊在經濟上帶來的壓力究竟有多大,袁老爺子大致也能估算出來。

知識改變命運這一古今不變的真理,老人雖然出身舊派人物,但是這個道理卻是很明白的。在轉過頭向女兒確認了一下楊震的話後,老人微微頷首道:「真沒有想到你們的眼光是如此的長遠,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之下,還能想著辦教育實在難得。」

「而且你們實行的這種教育制度,可謂是前無古人,後也不見得能有來者。完全的免費義務教育制,這在我中華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可謂是開天辟地。這對我們這個還充斥著大量文盲的國家來說,更是一件天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