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2 / 2)

「這次我們出擊之前,因為缺乏大規模機械化部隊作戰的經驗,准備多少有些不足。我們現在又是無後方作戰,不能像在內線作戰的時候,需要什么東西後方直接就可以補充。這里光禿禿的大草原,不拆房子我們去哪里搞足夠架橋的木料?」

「這一路上你也看到了,這些草原上的河流雖然水量不大,但河兩岸卻是都很陡。有些河流,我們可以通過爆破的手段,炸平河岸。但是有些地方,我們只能架橋通過。如果不預先做好准備,搞不好這些河流會成為我們行動的障礙。這也是我為何要讓對路況依賴小的騎兵現行出發的主要原因。」

「民心這玩意的重要性,我也很清楚。但是在我們現在以作戰為第一先決條件的情況之下,民心只能等戰役結束之後再收拾了。再說了,蒙古人一般的老百姓住的都是蒙古包。只有那些上層人物,才住房子。」

「這些人,恐怕大部分都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了。對於他們,我們下手也不必有太多的忌諱。就算真的有搞錯的,我想等戰役結束之後,我們在進行賠償就是了。至於那些喇嘛廟,也是一樣。我是軍事指揮員,在我眼中那些建築物只有能不能在作戰時候使用,別的我沒有想過。」

「政委,這里不是關內,無論窮富都有房子。在蒙古人中居住房子的人還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貴族的情況之下,我們上哪兒去找那些貴族去?想要從有限的他們身上,籌集到足夠的木料幾乎沒有可能。」

「但這里喇嘛廟的數量卻是不少,這一路上我們看到的房子,大多數都是喇嘛廟。不拆這些廟宇,我們上哪去籌集到足夠架設浮橋的木料去?宗教政策和統一戰線重要這不錯,但是眼下籌集到足夠的木料,未雨綢繆更為重要。」

王光宇的話說完之後,又陷入了沉默。而看著又陷入沉默的王光宇,易建平也沒有再說什么。雖然是政治委員,但王光宇說的沒有錯。在眼下沒有地方去籌集所需木料的情況之下,拆房子搞木料,也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對於機械化部隊,易建平不熟悉。甚至在來東北工作之前,只在關內反掃盪的時候見過日軍的坦克,而且次數也不多,更別提實質性的接觸了。日軍的坦克數量並不多,用到敵後戰場上的就更少了。

對於易建平來說直到來東北工作之後,才陸陸續續的開始接觸到這些全鋼鐵的怪物,但作為政工干部也絕對稱不上多。不過盡管接觸不多,但因為本身的文化素質比較高,對新鮮事物接受的快,對於坦克的性能和威力,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易建平眼中,這些坦克的確威力大,突破力強。但除了對後勤依賴性太大之外,也有一個相當大的弱點。那就是他的行動,對配屬部隊的要求太高。渡河不僅需要架設橋梁,甚至簡單的浮橋都不能,對承重性的要求還是很高的。這種情況之下,收集一切可以架設所需浮橋的木材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