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2 / 2)

你讓一個只會擺弄紡織機的紡織工人一下子成為制造飛機和坦克的工人,那不是開一個天大的玩笑?讓一個生產火柴這樣簡易工業品的工人,卻制造汽車,他造的出來嗎?輕工業與重工業,尤其是機械工業相比完全是兩碼回事。

而機械工業,是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重武器裝備的根底。沒有成熟的機械工業,以及大量的相應技術工人,就算有了工廠和相對應的設備,也生產不出來需要的武器裝備。而抗聯雖說建立了大量的工廠,但是充足的技術工人卻是沒有辦法找到太多。

甚至對工人的需要,無論是質量和數量上,都遠遠的無法得到滿足。整個北滿根據地,在四二年可以進行焊接的焊工數量,還不如美國通用公司擁有的數量。其中高級焊工,甚至不如人家一個制造廠多。制造飛機和發動機所需的鉗工和鉚工的數量,更是嚴重的匱乏。

東北的確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被日本人占領之後,日本人也在東北大量的投資,也建設了一大批的重工業體系。甚至可以說,二戰日本陸軍使用的大炮和輕武器,以及彈葯很大一部分都是東北生產和制造的。

但是這些工人,都在被關東軍嚴密控制的南滿以及關東州。北滿那點依靠建材、紡織、木材加工和食品工業,培養出來的工人七拼八湊也遠遠的無法滿足需要。而單薄的人口底子,也無法一口氣提供太多的有一定文化水平,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成型的工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在楊震表態不太參與地方工業建設之後。卻被中央明確拒絕不說,還在他這個東北局第二書記的任命上除了原來主管作戰和軍事之外,還直接加上了一條主管工業和科學技術、對外談判等分管工作。而且對外無論是地方還是軍事方面的,都是由楊震負責。

原本打算從地方工作之中抽身,沒有想到反倒是適得其反。非但沒有減輕自己的負擔,反倒是之前還屬於越權的行為,反倒是被中央確定了下來。在再三請求卻被中央拒絕,甚至副主席親自來東北做工作情況之下,只能無奈接受中央任命的楊震。

在為整個北滿工業的發展做規劃的時候,按照年度制定了一個詳細的,甚至有些啰嗦的長遠年度目標規劃。其中四二年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對坦克、飛機、火炮、汽車進行試生產,先掌握和熟悉生產技術,以及最大限度的培訓工人。

真正量產,他則定在了四三年不說。關於產量和質量標准,還則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楊震絕對不想為了徒有虛名的產量,而影響到了武器裝備的質量。四一年生產出來的高射炮質量出現了相當問題,返修比例過高的事件,給他帶來的一個深刻的教訓和很大的影響。

他要的是真正性能和質量都達到實戰標准的武器裝備,而不是那些上了戰場無法使用,以及因為自身質量問題頻頻返廠維修的產品。而東北根據地還相當薄弱的財力,也無法承受出現大量因為質量不合格,出現大量報廢產品的現象。

後世的新中國,為什么在經濟建設初期,將主要的軍工基地放在了東北、太原、重慶,將主要的民用工業放在了上海和東北。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原本就是在民國的時候工業基礎最強,原本就有一些相對良好的底子,產業工人的數量也最多,投產的速度相對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