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2 / 2)

但整個通遼縣城的歷史,卻是並不長。一九一八年,才設置為縣城。雖說因為其交通位置,而使得縣城發展很快。但是多年的軍閥混亂造成的財力匱乏,又使得這里的城牆一直未能完全修建起來。勉強修建起來的所謂夯土城牆,其堅固程度遠非關內的那些城牆可以相比的。

而且通遼的城牆不僅修建的相當簡單,也並沒有關內城牆那些城門樓以及城門。這里所說的城門,只不過是夯土圍牆上有意識留下的幾個缺口而已。別說城門樓,就連所謂的城門都沒有。

即便是這道簡易的,自修建之後從來沒有維修過的城牆。多年在西、北兩個方向的遼河水沖刷之下,已經破損不堪多出坍塌。尤其是在西、北兩個方向,城牆大半坍塌,根本已經不能算是城牆。與緊鄰的開魯縣城相比,通遼的城牆破敗不堪。

位於西遼河轉彎處,西、北兩個方向緊鄰西遼河的通遼城,的確借助西遼河的水勢在西、北兩個面對蒙古族傳統游牧地區的方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但就在通遼城邊上的西遼河以及周邊水系,對通遼修建的本就簡易的城牆,多年累積下來破壞的也相當大。

在加上日軍當初在攻占通遼的時候,雖說沒有發生激烈戰斗。但是為了炫耀武力,向通遼城幾面城牆打了幾十發的炮彈,更加造成了通遼城牆的破損。而在日軍在通遼境內大勢修建工事的時候,卻沒有想過維修城牆。

因為日本人認為,在熱兵器時代城牆已經失去了其防御的作用。反倒是限制了部隊在整個戰場的運動,同時狹窄的城門也阻擋了現代化裝備的通行。支那內地那么多外表看著堅固的城牆,無論是南京、北平、太原、正定,還是默默無名的小城市,沒有一處城牆能夠阻擋日軍的戰車。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在某些方面全盤西化。即學到了西方的現代化軍事理論,但是也拋棄了東方軍事謀略之中一些精華的內容。雖說將西方的先進軍事理論,與日本本土的軍事理論,以及本國國情相結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自己軍事理念。

其中精華的,可供中國人學習的地方固然很多。但是糟粕的東西,也不能算少。尤其是在對西方的軍事理論理解和發展上,因為對手不同,出現了相當的偏差。對現代化作戰理論,可謂是一知半解不說,還抱著傳統一些已經陳舊的觀念不放。

日軍在全面防御的時候,更加注重的是要塞型防御。這也是為何其在中蘇邊境上,按照地形的走向,修建了那么多的要塞群。至於城牆在更重視進攻的日軍眼中,可以說是一種落後的軍事防御手段,也是一種無能和懦弱的表現。

所以在當初構造通遼地區防御體系的時候,關東軍在通遼外圍周邊,大勢修建了那么多的築壘地域,永備、半永備工事群的同時。非但沒有對通遼城牆進行修補,反倒是因為修工事大量的取土反倒是還拆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