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2 / 2)

其實所謂三八式步槍子彈威力小的非議,與八路軍的作戰模式有很大關系。因為缺少壓制火力和彈葯不足,近戰是八路軍的首選作戰模式。而三八式步槍使用的有阪步槍彈,因為過於講究遠射程的精度,是距離越遠威力越大。

越近則彈道越是平直,穿透力也就越大,也就造成了一槍兩眼的結果。要是作戰距離在二百米左右,這種子彈的威力才真正的展現出來。在二百米開外到四百米的距離,你挨上這種子彈一下試試?絕對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五十米到一百米的設伏距離,打一個排槍之後上刺刀沖鋒。三八式子彈的威力還沒有來的及發揮,這子彈就穿身而過,自然是起不到太大殺傷作用。如果不是伏擊戰,打一場暴露在日軍射線范圍之內的攻堅戰,這六五子彈的威力完全展現出來,結果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關家腦一戰,日軍不過不到一個大隊的兵力,依托有力地形頑抗,使得攻擊部隊在二百米的距離發動攻擊。一場戰斗下來,那么大的傷亡數字都是空襲和機槍造成的?不是大多數還是步槍造成的。

但長期的觀點形成,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改變。部隊因為長期的缺槍少彈,近戰已經成為習慣。即便眼下裝備和彈葯已經得到改善,這個觀念一下子也很難改正過來。三八步槍子彈威力小,在很多干部之中也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再加上日械的一些固有缺點,更是加重了部隊的不喜愛。

對日械中的輕機槍,部隊意見尤其大。歪把子機槍遠射的准確率的確是高,從這一點上看也是一挺好槍。但是這供彈系統故障太高,需要不斷的給子彈刷油不說,只要進點泥土就卡殼。這在到處子彈橫飛的戰場上,根本就不可能避免一點泥土沒有。

而且漏斗式供彈器太過於嬌嫩,只要一個零件被打壞,整個機槍就基本上報廢。如果天氣太冷,還得防止油壺里面的油別和子彈凍一起去。在不戰斗的情況之下,還得把油壺里面的槍油給弄出來,槍里面也不能裝子彈,否則你就遭罪去吧。

同時沒有更換槍管的能力,最多也就打出三五百發子彈之後,必須停止射擊以冷卻槍管。這個毛病,對長期習慣以輕機槍為主要壓制火力的關內部隊來說,缺點也是最致命的。本身機槍就少,又是主要壓制火力,一旦在戰場上缺席,很容易誤事的。

日制歪把子輕機槍那個漏斗式供彈機構,對保養也有些要求太高了,不如捷克造插彈匣簡單。戰斗前需要精心保養,戰斗中也要注意千萬別進去泥土,還得別忘了給子彈塗油。這些毛病即便對於訓練有素的日軍也很容易造成手忙腳亂,更別提關內部隊了。

以挺進軍的維修和保養能力來說,這種武器實在有些復雜。而且日軍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機槍雖說都是六五口徑,卻是兩種不同的彈葯。雖說在特殊情況之下,也可以使用步槍彈,但是對槍的本身傷害很大。尤其是長時間使用,很容易將膛線磨光。

這兩種外形相同,只是裝葯量不同以及彈殼的質量不同的彈葯,對於文化程度比較低的挺進軍來說,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九二式重機槍,也實在太笨重。幾十公斤的重量,對於部隊來說負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