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2 / 2)

面對著繁重的壓力,熊大縝總算知道一號為什么已經知道德制五十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要大於蘇制四十五毫米口徑坦克炮。卻還是寧願開倒車,用蘇式四十五毫米坦克炮,替換下德制坦克炮。並讓軍工部門先將t三四坦克炮仿制出來,爭取在短時間之內將四號坦克上的短管七十五炮給替換下來。

這么多口徑的火炮別說制造彈葯了,就是看著都頭疼。先不說到了戰場上,手忙腳亂的後勤人員,會不會在外表大小差不多的情況之下,將這幾種坦克炮彈給搞混亂了。單單就生產上的問題,都足夠頭疼的了。

只要一想到使用蘇制四十五毫米坦克炮的部隊,接收到的卻是五十毫米炮彈。使用五十毫米坦克炮的部隊,接收的卻是四十毫米的英制炮彈,熊大縝就有些不寒而栗。別看這些炮彈的口徑相差都不大,但是絕對不可能通用的。

尤其是四十、四十五、五十毫米三種口徑的炮彈,大小幾乎都差不多,根本就是無法通用。就算四十毫米坦克炮的炮彈目前尚屬充足,暫時不用生產。但是後兩種口徑更近的炮彈,卻是最讓他撓頭的。

最後還是美國人幫助他擺脫了這個困境。得知抗聯坦克炮彈缺乏的問題之後,皮爾遜讓美國駐蘇聯代表團,從蘇軍那里直接搞了幾發四號坦克使用的七十五毫米穿甲彈和高爆榴彈當做樣品用飛機送回國。

美國人的工業制造能力,與抗聯相比自然是天上、地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到抗聯此次戰役發起之前,直接用飛機給抗聯運來了十三萬德制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彈。而且其中威力最大的被帽穿甲彈,占據了總數三分之一。

同時還從為蘇聯人生產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彈之中,調撥了兩萬發穿甲彈和高爆榴彈,基本上解決了抗聯大口徑坦克炮彈生產上的困境。並緊急為抗聯調撥了一批制造穿甲彈的高性能鋼材,解決了抗聯在會戰期間補充炮彈的原材料問題。而抗聯在會戰**階段第一批投入實戰德制一零五榴彈炮的炮彈,也是美國人給制造的。

而且蘇聯人移交過來的這批德國坦克,也不是全部都要投入到一線作戰部隊。這其中一部分,除了調撥給訓練基地培訓乘員之外。還有一部分在抗聯無法自己制造零部件的情況之下,充當捐獻者。

盡管蘇聯同時也轉交了一批從被擊毀,已經無法修復的德軍坦克上,拆卸下來的零部件,比如說履帶、拖帶輪、負重輪,以及發動機、電器設備等部件。但上了戰場,誰也不敢保證這批坦克會遭遇到什么樣的狀況。多留下一批備用者,還是有好處的。

這樣一來,投入一線作戰部隊的德制坦克總數,只有蘇聯移交過來得三分之二。搶時間生產出來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彈,雖說數量上並不算很多。但是平均分配之下,也足夠保證此次會戰進行了。

雖說有些手忙腳亂,而且在楊震很不情願的情況之下,抗聯目前使用的三種口徑的坦克炮最終還是多了兩種。但考慮到所面臨的現實處境,楊震最終也沒有在追究。只是告訴熊大縝,原定更換火炮的計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