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2 / 2)

楊震沒有立即回答老總的想法,而是在腦海里面又客觀的分析了一下問題的症結所在之後才道:「老總,我們也有一些考慮不周全的地方。明知道山西是以山地為主,此次晉北作戰卻抽調的都是重裝部隊。在某些方面和計劃,想的還有些不周全。」

「尤其是對戰役的進展過程,判斷和預想的不夠長遠。總部機關對戰局的快速發展,預想的有些不足。沒有料想到歸綏一線的戰事進展,會如此的順利。說實在的,我這個此戰最高軍事指揮員,也有些低估了一線指揮員的決心。」

「我們的部隊建設之中也出現了一些欠考慮的問題,全軍的編制之中重裝部隊數量太多,除了一些地方武裝之外,基本上無輕裝部隊。尤其是缺乏適合復雜地形條件下作戰的輕裝部隊,以及山地作戰部隊。結果造成了在山區的機動性,反倒是與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下降。」

「只想著解決後勤補給,以及部隊的快速機動上。卻忽視了我國國土面積之中,山地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公路和橋梁的承重能力,以及路況和質量,根本無法滿足大批重裝部隊的需要。」

「雖然部隊之中編制了一定規模的工兵,但是卻缺乏現代化的設備,單靠手工作業很難滿足部隊現有裝備需要。後勤補給上,也過於依賴卡車的數量。各個部隊之中,畜力編制的數量還是太少。」

「我現在總算明白和立即挺進軍的兩位老首長,要堅持將挺進軍建成輕裝部隊的苦心了。我們各個師的建制,的確也有些過於龐大。不僅在機動上有些不方便,後勤補給方面,對後方的依賴性也太強。我們有些觀念,也是到了該改一改的時候了。」

「而且我們的部隊,現在也有些太過於嬌氣了。離開了汽車,難道就不能作戰了?公路被破壞,完全可以下車步行嗎。難道離開了卡車,就連路都不會走了?短時間沒有重裝備的配合作戰,這戰斗就不會打了?」

「關內兄弟部隊對於作戰形式的發展與變化,提前設想到最壞的發展方向這不是毛病。我們不能只想著最好的結果,戰局的發展與變化,也不可能總是按照我們的指針去走。多想想難處,這並不是什么毛病和缺點。配屬部隊的干部能想到這一層,說明他們還是很有眼光和理智的。」

「眼下的困境其實說白了,不是破壞公路造成的。而是晉綏軍區武裝在破壞公路的時候,缺乏一個統一部署,還是沿襲了各個部隊各自為戰的習慣。如果采取統一部署,在破壞公路和橋梁的時候,采取一些措施問題會少的多。選擇一些重點區域進行破壞,保留大部分的公路以利我軍通行,也不會出現這么多的麻煩。」

「比如在大坑之中,用木料架設一條輕便的通道,讓我們的汽車可以通過。一旦戰局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將橋拆卸掉。這樣既保障了我軍的通行能力,也部分的解決了在必要的時候,拖延日軍反擊速度的問題。」

「當然有些兄弟部隊,嫌電台是一個麻煩和累贅,不愛用或是不知道怎么使用,導致我軍戰時通訊不暢的問題,也是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不過這個毛病也不能一概以游擊習氣概括,這與我軍長期在艱苦條件之下,部隊獨立作戰養成的習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