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勛的擔憂(2 / 2)

而且基礎設施重建容易,但是大量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培訓難。除非日本人不惜削弱本土和朝鮮的鋼鐵產能,從本土的八幡鋼鐵廠和朝鮮的清津鋼鐵廠抽調工人支援,否則在本土鋼鐵工人都要征兵的情況之下,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在幾年之內恢復這兩個鋼廠。

當初在策劃這次行動的時候,他對這兩個鋼廠破壞程度現在的要求不高,兩年之內不能恢復生產就足夠了。至於兩年之內,楊震堅信到那個時候,這兩個鋼鐵廠肯定已經回到中國人的了。現在徹底的破壞,到那個時候再建設就難了。

至於短時間之內日本人恢復一兩個高爐,每年多少煉出一些鋼或是生鐵來,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不大。而且鋼鐵產業是講究上下游配合的,連為這兩個鋼鐵廠配套的選礦設備都沒有了,日本人恢復起來恐怕更加的困難。

楊震的回答,讓郭炳勛不明白他那里來的那么大的自信。盡管日本人早晚有一天會被徹底打敗,對於這一點郭炳勛從來不懷疑。但要說三年之內就擊敗日本人,按照日本人現在的勢頭來看,應該不太可能。

兩年之內日本人喪失完整的工業能力,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以日本人的賭徒性格決定了他們不連褲子都輸掉,是絕地不會認輸的。按照郭炳勛的推算,徹底擊敗日本人最快應該在五年之內比較現實。

只是郭炳勛詢問楊震這個判斷的依據時候,楊震只是笑笑的回答他,他對自己親手鍛造出的這支新抗聯有信心,對中國人的血性有信心。楊震盡管不吐口,但郭炳勛也清楚,這只不過是一部分的原因,

但真正的原因楊震死活不說,郭炳勛也就沒有辦法深問。不過雖說有著大量的疑惑不解,郭炳勛卻依舊無法否認這場突襲戰的經典。而作為一支大軍的參謀長,也同樣是靈魂人物之一的郭炳勛,更看重的是此戰對整個戰局未來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

只是無論戰役策劃和實施的再完美,可正像東北人民政府的那位主席說的那樣,在戰役發起之前總得提前打一個招呼吧,得給人家一個安置的時間和准備。不能讓這些工人剛到根據地,工人還在想辦法安置之中,搶運來的機器設備還沒有安裝,馬上就要求生產吧。

這廚師剛上任,菜剛買來,就著急要吃飯,這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了。想了想,郭炳勛還是很善良的沒有將所有的實情都講出來。盡管他也知道,即便是知道了後續的這些麻煩事情,以楊震的性格來說,也會很不以為然的。

可郭炳勛還是決定這件事情暫時先到此為止,他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是,既然已經造成了既定事實,那么還是讓地方政府去頭疼吧。既然現在軍區已經退出了對地方工作的插手,那就徹底的退出,就不要再一次插手了。

只是盡管感嘆此次戰役的經典,郭炳勛對於軍區直屬偵察旅在此戰之中損失過重,卻很是頭疼加心疼。此次行動取得的成果相比,雖然付出的代價比較大,但與收獲相比,真正的效費比其實還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