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余波之掃盪(1 / 2)

但本土的形勢對於日本人來說卻是形勢逼人,不搬是不行的。再不搬,任由形勢發展下去,整個日本陸軍上下就全部斷頓了。而且再不搬,除了已經炸成一片平地的東京和朝鮮仁川之外,大阪、名古屋、小倉、相模這些城市,連同那里的兵工廠,也徹底的保不住了。

到四三年中這些城市絕大部分只剩下了一半,大阪與東京一樣,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市區。如果在不趕緊找地方搬遷走。萬一相當於一個火葯桶的兵工廠被徹底的炸毀,剩下的一半恐怕也難保得住。

那些城市里面,可集中著大量的國民。在耽擱下去,任由他們轟炸。到時候不僅兵工廠也保不住,按照他們不把整個城市夷為平地的架勢來看,很可能還要搭進去幾百萬的國民。搬了至少還有一線的生機,至少還能讓本土喘口氣。

日本陸軍就搞不明白了,這抗聯怎么就和自己較上勁了。按照美英對德轟炸的范圍來說,陸海空三軍所有的兵工廠都應該在轟炸目標之內。怎么到了他們那里,專門找日本陸軍的兵工廠炸?

你不炸海軍目標,煉鋼廠也總該在你們的目標之內吧。鋼鐵是戰爭的根本,一切武器裝備離了鋼鐵都玩不轉。可八幡鋼鐵廠那么大的目標,你們瞪著眼睛就跟沒有看到似的。只炸陸軍的兵工廠和飛機制造廠,而且不是那種定點轟炸。是想要連同這些兵工廠所在的城市,一起從地圖上抹掉。

被逼著忙著給自己家底搬家的陸軍,只能在海軍幸災樂禍的眼光之下,按照抗聯的意圖將這些兵工廠的相當一部分,遷往至少現在看起來還安全的南滿。沒錯,都這個時候了還沒有忘記內斗海軍,對陸軍的遭遇的確在幸災樂禍。

海軍的兵工廠雖說也遭到了美軍的轟炸,但是當時的美軍投入的轟炸兵力,遠遠比不上抗聯投入轟炸機數量多,力度與抗聯相比也小了很多。在加上美軍與抗聯之間,因為一些費用換算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糾紛干擾。

整個四三年,美軍對日本本土轟炸的力度遠遠比不上抗聯。直到四四年六月份,美軍大批的b二十九轟炸機投入轟炸之後,海軍才真正的笑不出來。但四三年期間海軍雖說也在挨炸,但是被炸的絕對沒有陸軍慘。

所以在四三年中海軍非但還笑得出來,笑的這個舒服。而被海軍嘲笑的異常惱火的陸軍,也拒絕和海軍分享轟炸情報,以及防空的經驗。海軍則拒絕自己設置的雷達站,以及觀通站為陸軍提供情報。陸海軍的隔閡非但沒有因為戰局的不利,而略微緩和一些,反倒是越發的加深。

雖說被海軍恥笑有些丟人,不過這次的搬遷行動,在日軍高層看來在本土到處挨炸的情況之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只要增加對南滿的兵力,守住南滿,這些兵工廠也不見得就真的危險了。

反倒是比在日本本土天天挨炸,更加安全一些。形勢逼人,日本人最終還是放下了最後矜持,將本土的軍工產業相當一部分轉到了南滿。即便對海軍恨的咬牙切齒,但陸軍還是做出了最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