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1 / 2)

隨著東北敵後根據地至華北抗日根據地的交通路線打開,大批的關內部隊采取輪換的方式,分別到東北整訓、換裝。並從各部隊抽調大批的干部,進入抗聯的各個軍事院校進修炮兵、裝甲兵、防化、防空、通訊、工兵等軍兵種知識。

並組織所有進入東北部隊的參謀長,分批參加抗聯的參謀長進修班學習。團以上干部,也輪流進入抗聯舉辦的高等軍事進修班學習合成指揮。團以下干部,則進入抗聯的步兵學校中級班和初級班進修。

同時抗聯也從各大軍區部隊之中,挑選了一大批的骨干,尤其是連排干部補充進航空兵等技術兵種。最重要的是每支來東北整訓的關內部隊,都給抗聯帶來了急需的補充兵員。關內的幾大戰略區,雖說困難了一些,但都按時完成了中央交給的任務。

每個開來東北的旅,都帶了一個補充給抗聯的新兵團。到四二年底,除了山東軍區以及新四軍所部,因為路線過遠和日偽軍的封鎖,新兵尚未到位之外。其余的幾大區答應的兵員補充,已經基本全部到位。僅僅晉察冀和太行,就提供了六萬多的新兵。

因為出晉北和察哈爾之後,一路都是車運,新兵的逃亡數量也遠遠低於以往。關內部隊動員的六萬多新兵,基本上都保質保量的抵達東北。這批新兵數量雖說不算多,但按照各個根據地人口基數來說,兩大區已經做了最大努力了。

後來楊震才知道,因為今年華北遭遇了罕見的旱災,在地方負擔已經過重,實在難以為繼的情況之下。中央下令各大區全部暫停擴編部隊,除了挺進軍各部之外,其余部隊要壓縮編制。已經征集的補充兵員,全部轉交給抗聯。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人家答應的事情做到了,楊震也自然不會吝嗇。在關內武裝抵達東北之後,所有的槍械都經過嚴格的檢驗。破損的全部換掉,口徑稀少、沒有地方搞子彈的也全部換掉。

原來的晉造步槍、老套筒、漢陽造步槍,以及所有的土造槍械全部都撤換下來,挑選狀態較好部分的中正式和捷克造步槍,比利時造步槍留下。同時在武器編制上做一些調整,保證各旅盡可能的使用口徑相同的武器。盡可能的按照抗聯的庫存,換裝為日制或是德制裝備。

除了能與抗聯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槍子彈,通用的七點六三毫米子彈,以及九毫米魯格槍彈之外,所有的雜牌駁殼槍也全部替換,改為裝備抗聯仿制的托卡列夫手槍。德制裝備的旅,配備的是德制mp四零沖鋒槍,日制裝備的旅配備的是抗聯制造的沖鋒槍。

同時所有開來東北的部隊,都進行了嚴格的體檢。所有的干部戰士,都進行了血型篩查,確定了每一個人的血型,並在軍裝的內襯上標示血型,以備戰地搶救需要。同時不分干部戰士,全身上下都進行了消毒,主要是消滅虱子,以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為出關部隊准備的所有駐地,都修建了浴室以及醫務室,並安裝了取暖設備。出關部隊所有的醫務人員,都要進入抗聯軍醫學院以及野戰衛生員學校,視基礎進行五個月至一年的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