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1 / 2)

此次晉西南反擊作戰,重慶在整個運城戰場共計投入三個集團軍另兩個軍,共計九個建制軍外加一個師的兵力。如果再加上配屬的炮兵等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了十五萬。即便是在三十七師團獲得增援之後,在兵力上也占據絕對優勢。

而在換裝後大部分部隊,特別是中央軍系統幾個軍在火力上,也並不次於當面日軍的情況。甚至參戰的第一軍、九十軍如果不算加強火力,單就步兵火力來看,還占據絕對的優勢。按道理說這一戰,幾乎可以說手拿把掐。

但在此戰之中,各部隊的配合,尤其是雜牌軍序列和中央軍序列的部隊,依舊無法形成默契。各軍在攻擊過程之中,基本是各自在上司指定的作戰范圍之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兵力部署上,也經常是狗上狼不上。

在作戰之中讓幾個新編軍,以及裝備很差的雜牌軍上。兩個裝備最精良,訓練最完整的軍,卻以預備隊的名義放在了一邊觀戰。盡管數天的攻擊行動,給了運城日軍很大的殺傷。但遲遲未能解決問題,根子就在這個上。

在長野佑一郎中將施放煙幕,向第一軍和九十軍實施的猛烈反擊過程之中。除了被打殘的新二軍之外,其他幾個參戰軍就在那里看著。即未強擊敵反擊兵力的側翼,與兩個軍配合作戰。更未趁運城敵軍傾巢出動的機會,直插運城斷敵後路。

部署在運城以南一戰區抽調的一個集團軍兩個軍,則干脆在平陸、解縣方向就地轉入防御。只應付差事一般,派出小股部隊向北進行試探。一遇到日軍阻擊,便馬上收縮回去。在第一軍和九十軍北撤過汾河後,這兩個軍干脆靠在一起,擺出一個烏龜陣型來。

而在張店方向,在晉綏軍十九軍遭受到日軍攻擊的時候,部署在該軍西北方向的中央軍一個軍,干脆向萬泉方向後撤了二十里,坐視該軍被打垮。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迂回包抄日軍在張店方向作戰,不過兩個步兵大隊組成的支隊。

同樣晉綏軍在太原日軍向運城穿插之際,這個阻擊打的也是三心二意,陣勢擺的很大,但在作戰之中幾乎是一沾即退。否則這三個軍就算是稻草人扎的兵,防線也不可能被數量少於自己的日軍,短時間之內連續沖垮。

要知道晉綏軍雖說每個軍兵力都不多,但是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本作戰建制相當充實。各軍的所有作戰部隊,無一般雜牌部隊所慣有的,專門為吃空餉預留的,就是那種只在紙面上存在的兵力。

晉綏軍雖說野戰能力差了一些,但是在作戰上卻有一個相當的優勢,那就是極其擅長防御作戰。這三個軍在那位山西王的苦心整補之下,炮兵數量雖說少了一些,但是裝備也堪稱精良。

三個裝備至少在中等,總兵力雖不多但建制充實,自身又擅長防御作戰的軍,依靠有利地形組成的幾道防線。被兵力少於自己的日軍,短時間之內打的稀里嘩啦,連續被突破幾道防線,那就很說明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