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2 / 2)

至於各個高地至核心陣地之間,改為使用平射的高射機槍進行壓制。而各個高地的反斜面陣地,則集中使用迫擊炮群進行壓制。同時總部配屬的那個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營,則被他以兩門為建制,加強部分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組成炮群並配發燃燒彈,專門打核心高地的反斜面陣地。

增加了一線部隊小口徑直瞄火炮的配備,原有的六十毫米迫擊炮,集中配發給主要突擊面的部隊。給一線突擊部隊,加強了火焰噴射器。不僅將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都配發了下去。就連自打響後一直無所事事的十七師所屬高炮群,也被他拉到一線陣地執行封鎖任務。

不過就這些楊繼財還認為不足,又從杜開山那里,要了兩個二十三毫米高炮連,三個四聯裝十四高射機槍連。並將雙聯裝的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全部拆卸開來改成單管後,加強到一線攻擊部隊。

根據之前的戰況以及楊繼財這兩天的判斷,他認為日軍在各個核心高地的反斜面,都修建了屯兵洞。整個核心高地周邊的戰場,所有的預備兵力,都隱蔽在反斜面陣地上。盡管之前集中了大量的炮火,壓制各個核心高地與周邊高地群的日軍通道。

但日軍沿線修建了大量的防炮洞,這就使得炮火封鎖的效果大打折扣。楊繼財認為與其白白的浪費炮彈做這無用功,還不如將構築封鎖線的任務交給更加靈活的高射機槍,以及直瞄炮火負責。

利用鐵原戰場抗聯迫擊炮數量多、各種口徑齊全,尤其是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雖說笨重了一些,但是威力卻是驚人的優勢,直接封鎖日軍反斜面屯兵洞。將其他的支援火炮騰出手來,壓制日軍縱深炮兵火力,以及對一線日軍各個陣地實施火力壓制。

事實上楊繼財到鐵原戰場的第一個印象,不是這里之前的戰事多殘酷,也不是日軍防御戰術的變化,而是這里的地形。整個鐵原戰場以漢灘川為分界線,被分為東西兩個部分。除了漢灘川以北,有一條縱深二十公里的平原地帶之外,其余的都是清一色的山地。

而且朝鮮的山地,與東北內地的山地渾然不同。這里的山勢雖說不高,但是山脊的走向卻是很有特點。而且山勢不如東北的興安嶺那么的大氣、厚重,也不如長白山那么的雄偉。普遍都很單薄,讓人有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這里的山勢普遍的陡峭一些,山勢的走向也更凌亂一些。各個核心高地的山頂普遍面積狹窄不說,也很難修成大縱深的工事群,核心高地的坡度也很陡。這種地形之下,對攻擊一方明顯處於不利的地位。日軍這個時候搞出這么一個防御體系,恐怕就是要利用這里的地形。

從甲午戰爭日本人大致控制朝鮮,到日俄戰爭後徹底吞並朝鮮至今,日本人占據朝鮮已經幾十年。這幾十年期間,以日本人的細致程度,恐怕整個朝鮮地形已經被他們摸透。當初日軍將在整個朝鮮的防御線,擺在這一線恐怕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