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2 / 2)

六零重組家庭 驪偃 1625 字 2023-02-10

顧老怕吵到他,拿著木頭底蘆葦花坐在灶前繼續編了起來。

何珊抱著針線簍子,坐著狗拉爬犁過來找蘇梅玩,看到顧老編的草鞋,直嫌棄,他們赫哲族人,穿的是魚皮鞋,輕便暖和又防水,可比這笨家伙強多了。

「蘇同志,那草鞋不行,你們別費勁了。」

「我看宋大娘昨兒穿著挺好的呀。」

「她那雙鞋啊,還是親戚送的,好多年了,你昨兒看是不是還跟新的一樣。」何珊笑道。

蘇梅想想是有八成新。

「那鞋,雪少點還成,像外面這么厚的雪根本走不了路。她每年也就雪前雪後穿那么幾天。你等著,」何珊說著,放下針線簍,向外走道,「我回去拿些魚皮來,教你做魚皮鞋。」

蘇梅追出來,人家已經坐著爬犁跑遠了。

屋里屋外又不隔音,再說何珊的嗓門也不低,遂蘇梅看著顧老道:「叔爺,還編嗎?」

「這一只快好了,」顧老舉著鞋給她看道,「編吧,編好了,讓小瑜兒在屋里穿。」

草鞋的保暖性能是挺好的,聞言,蘇梅點點頭。

何珊去的快回來的也快,「來來,給你看看,我揉制好的魚皮。」

「這是狗魚的皮,它的皮不但可以做鞋子,還能做衣服。這是鰉魚皮,這是大馬哈魚……你看每種魚皮的鱗紋都不一樣,縫制衣服時呢,要選一種魚皮,然後白對白,肚對肚,脊梁桿子對著脊梁桿子,這樣才好看,鞋子呢差不多也是這么個道理。」

「狗魚、鰉魚、哲羅魚等魚皮可以做鞋幫、鞋底,」何珊拿著魚皮接著講道,「做鞋靿呢,一定要用狗魚或是鯰魚皮,別的都不行。縫制的線,衣服要用魚皮線,鞋子通常用獸筋或鬃毛來代替。」

「看我腳上,造型是不是很簡單,」何珊說著拿起一塊長25寬21厘米左右的魚皮,指著一端的中間道,「在這里剪一個半圓作鞋口,然後下面一縫就行了。想要短靴的話,我們在鞋口上給它加一個鞋靿。」

蘇梅看她拿著魚骨針,穿上鬃毛,一會兒縫好了一只鞋子,好奇地拿起來看了看,好薄啊,能保暖嗎?

大概是蘇梅臉上的疑惑太明顯了,何珊笑道:「里面塞上烏拉草,就保暖了。沒聽說過嗎,咱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烏拉草的保暖效果最好了。」何珊說著四下看了看,見蘇梅家沒有,笑道,「等會兒,我回家給你抱些過來。」

「嗯,我請你吃糖。」放下魚皮鞋,蘇梅下炕打開廚櫃抓了把奶糧、又拆了包點心放在炕桌上。

何珊這回沒客氣,知道她家真的不缺,昨兒的回禮,除了一瓶水果罐頭,五斤玉米面,還有一斤紅糖,一個柚子。

「這白色的不好看,先給茶大娘穿,」何珊含著糖道,「晚上我拿顏料把這幾塊魚皮染了,做好你看喜歡哪雙,成挑了。」

「你家里魚皮還多嗎?我想給家里一人做一雙,然後再給趙恪做一件魚皮褲,」蘇梅昨兒聽那些大娘說了,魚皮褲防水護膝,雨雪天穿著最好,「你要是有多,我拿營養品跟你換。」

何珊雙眸亮了亮:「我家的魚皮都在這兒了,全做了也不夠你一家的鞋子,不過,我大爺、二伯、三叔,他們家都有。」

蘇梅笑著下炕,拿竹簍裝了十斤米,兩盒京八件,兩袋白糖,兩瓶麥乳精,兩個柚子,兩串芭蕉,一壺兩斤的棕油,半包奶糖,聽說她家里還有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蘇梅又給放了袋奶粉:「給。」

「你這給的也太多了吧?」何珊驚道。

「昨兒我可聽你們族里的大娘說了,魚皮不好揉制,一件衣服,從剝皮開始,沒有一個月做不好,老費功夫了。這些東西,我還怕給的少了呢。」

一雙鞋做好,天也不早了,何珊背著東西告辭。

到家將事情一說,末了問婆婆:「娘,你看怎么分?」

尤大娘將東西一樣樣撿出來,看下面多放了一疊油紙,嘴角翹了翹:「奶粉給你阿奶,剩下的一分為四,咱家要一份,另外三份給你大爺、二伯、三叔送去。將他們家揉好的魚皮拿回來,我來做。」

何珊的心立馬放下了一半,族里數婆婆做魚皮衣、魚皮鞋的手藝最好。

十幾天後,蘇梅收到成品,六雙鞋,三條魚皮褲,一套小兒的魚皮衣。

蘇梅的鞋子是雙紅色的小短靴,腳踝一則系著瓔珞帶子,鞋頭部位圓潤可愛地於指骨上方打了一圈小折。

漂亮得都可以當藝術品了,她都不舍得穿。

小瑜兒的衣服也好看,很有民族特色,穿上好可愛。

魚皮褲,趙恪、顧老、汪師傅一人一條,穿上都不用洗褲子了,用茶大娘的話,臟了拿毛巾一擦。

這禮,重了,而且好用心,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蘇梅跟茶大娘商量後,挑了一塊大紅的斜紋布,一塊黑色燈心絨,帶上汪師傅做的紅薯丸子、魚肉包子,親自走了一趟,跟尤大娘道謝。

老人很是開朗健談,跟蘇梅說了很多生活上的小技巧。

走時,也沒讓她空手,做的魚松給了一包,山上撿的核桃拾了一竹籃,還送了兩雙男性的狍皮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