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利弊(2 / 2)

北雄 河邊草 1519 字 2023-02-14

啊,臣說的有些小了,異日臣等隨大王堪平四海,鼎定九州之時,又有誰會再提起為政數載之唐王李淵?

再者,大王既擎日月星辰之旗幟,又得唐之號,也正有接引前代,繼往開來之勢……」

聽到這里,溫彥博等人都稍稍松了口氣,盡都暗道,岑景仁思慮敏捷,條理清晰,口才更是了得,說的話也頗有道理,這么看來,以唐為號倒也不算胡鬧。

其實吧,這道理誰都懂,只是被漢王殿下突襲了一下,倉促之間,誰也想不太清楚,再加上李破一直在那嘮嘮叨叨,更擾亂了他的思維。

岑文本這里只不過言簡意賅的給整理了一下,效果立馬就不一樣了。

為什么沒請何稠到場?何稠年紀太大了,有些東西在他的思想里十分頑固,而他又曾主掌大府,熟知禮儀規章,甚至是諸般典故,所以會非常難以說服。

不像現在這般人,最大的就是楊恭仁,五十多歲,最小的就是岑文本,年紀還不到而立,比李破都要小。

這樣的人注定不會像老人一樣墨守成規,而他們也更願意幫助漢王殿下成事,而非勸阻他如何如何。

李破做事一向考量周全,今次也一樣,同樣的他也確定局面會向他想要的那樣去發展。

而在他的心目中,唐多好啊,雖然被李淵用過,但沒關系嘛,大唐大唐,聽著順口而又闊氣,要是弄成什么漢啊,晉啊,甚至是按照日月星辰旗的意義弄個明啊什么的,怎樣一個別扭了得?

還是那句話,這事沒人做過不假,可咱來做一做卻也無妨。

李破瞅著在那可勁擺活的岑文本,心說這是該說弊端了吧?最好給我悠著點,不然你這年紀輕輕的,那么長時間的仕途都攥在咱手中,總有算賬的時候。

岑文本陰陽頓挫的,按照既有的節奏在訴說著他的見解。

「有利即有弊,李淵雖死,可隴西李氏仍在,子弟頗眾,若大王以唐為號,若將來……李氏立可以此為由發難,行那大逆不道之事……

若大王決意如此,那隴西李氏……臣以為應早做打算,勿要養虎為患。」

一直溫文爾雅的岑景仁偶露崢嶸,就建議李破對這樣一個關西大族動手,讓李破都驚訝了一下,心下嘟囔,還真是咬人的狗不太叫喚……

岑文本還有很多話要說,可掃了一眼堂中眾人,明智的打住了話頭,「臣智謀淺薄,只想到了這么多,如何決斷,還請大王與諸位商議。」

這就很聰明了,年輕人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賣弄,得意時不知收斂,岑文本為官多年,這個毛病卻已經改的差不多了。

而經他開了個頭,氣氛果然就不如方才擰巴,解說的很到位,其實內里的含義其他幾個人都能琢磨的出來。

一個呢,就是李破心意已決,絕非其他人輕易能夠動搖,與其勸阻,不如極力助大王成事。

二來呢,國號之事看似不小,其實和其他事比起來,並無多少實質性影響,不管是隋還是唐,也只會讓人有所不適,只要將來能一統天下,這些都是細枝末節。

不見劉邦當初被封漢王,惱怒非常,因漢王不過小王而已,可當他登上帝位,國號起的也是漢,過後又有誰來詬病於他呢?

第三,弊病肯定有,隴西李氏一下便成為了大麻煩,可在現在看來,並無大礙,最多也就是讓關西人或者是其他諸侯驚訝一陣罷了。

有了這些做鋪墊,人們的腦筋也一下松泛了起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拿出來供李破選擇得國號並不那么讓人滿意信服。

「岑中舍所言有理,神人夢中托付,此天命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只需傳於天下,眾人自當以為我主為正朔。」

楊恭仁開始表態,作為楊氏「余孽」,在這種事情上其實必然會站在李破一邊,他才不管國號到底是什么呢。

蘇亶趁機跟上,「潼關大捷來的早了些,臣覺著,西北屈突通早晚歸降,讓他們拖一拖,到時以此捷報祭告天地,流言之類定會少上許多。」

接著好像安排好了,王澤也來說話,「西京初定,人心頗不安穩,大王入城時為示寬容仁厚,並無濫殺之舉。

可總有桀驁之輩,不思恩情,以為大王軟弱,正好以此事為由,殺一儆百。」

這話竟然出自王澤口中,同樣令人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