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到來(1 / 2)

北雄 河邊草 1538 字 2023-02-14

蘇定方和王雄誕明顯打起了精神。

其他兩位就沒那么振奮,他們年紀要長上一些,聽到高句麗的名字就頭疼,楊廣三征高句麗可是把山東禍害的不輕,那幾年山東天災人禍的,人是成群成群的死。

還要打高句麗?兩個人都有些肝顫......

他們和正經的朝廷官員到底是不一樣的,只要覺著不合適,那就會開口質疑,根本不管這是朝廷的意思還是太守的想法。

西門氏張口便道:「還要去打高句麗啊,死了那么多的人也沒見怎的,太守兄弟莫要糊弄俺們,俺們可不想去那邊送死。」

苗海潮點頭附和,他說的要委婉一些,「郡守,現如今山東的人可不多了,再要征發勞役什么的,大家哪受得了?

朝廷說免賦役五年,那句話怎么說來著......與民休息,這還不到一年就想變卦嗎?那樣的話,保不定就又要亂上一場,咱們這些當了官的也落不下好下場吧?」

聽他們這么一說,本來聽到打仗就有點意動的王雄誕和蘇定方也變得心有戚戚焉,都是從隋末戰亂中走過來的人,這些話他們尤其聽得進去。

可話說回來了,他們這些人在隋末戰亂之中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們多數時候不會顧忌普通百姓的死活,相互廝殺起來,什么征發民夫,強拉丁壯,搶奪百姓糧食,甚至是**等等,都曾經干過。

就算沒有親自動手,也是耳聞目染,從不曾當回事。

現在能說出這些話來,其實還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位置不一樣了,大家都是正經的朝廷命官,考慮事情就換了個角度,覺著這么干有點危險。

當年殺官造反就是活不下去了,如今大家都當了官,可不想重復當年那些狗官的命運。

..................

幾個人的想法是如此的直白,宇文士及就笑著勸慰。

「諸位過慮了,當今天子可不是楊廣之流,向來愛惜百姓,注重承諾,說了不起徭役,那就不會如前隋般濫用民力,在這個上面諸位盡管放心便是。

咱們都曉得,當年楊廣三征遼東,雖然未成大事,還激起了無數怨恨,可軍前將士在那邊灑下了那么多的血,至今未曾有所報償,吾等自與高句麗不共戴天。

天子當年曾隨征遼東,眼見高句麗反復無常,若不伐之,何以告慰當年死難將士之英靈?

只不過天下初定,力有未逮,今令我出任東萊郡太守之職,就是要為再伐高句麗做准備,又派了幾位前來相助,想來兩三年之內咱們若不能有所作為,那便是有過無功。

咱們如今不管大軍征伐之事,只需建好碼頭,上請朝廷派來船工,匠人......大軍何時到來,則由朝廷定奪,在這之前,咱們要做好一切准備。

到時操練水軍,可能要王郡尉和蘇司馬來操持,幾位都是精於行伍之人,之後該如何做就不用俺來說了吧?」

這些話半真半假,其中大部分其實都是宇文士及自己的猜測,做不得准。

他出京之時,李破確實召見了他,叮囑他在東萊盡快建好船港,准備在東萊沿海駐扎一支水軍。

卻提也未提高句麗如何如何。

可宇文士及為官多年,皇帝貶他到東萊為官,他在心里已經琢磨了千百遍,加上臨行之前的叮囑,他若還不知道皇帝的心意,那他也不用做官了。

本來為官一方,他要做的事不用跟下屬們解釋的這么清楚,官場之上很多時候都講究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的太過直白會讓人以為你城府不足,也很容易落下話柄,畢竟皇帝從來沒跟人說過要征伐高句麗之事。

如今你跟下屬們這么說話,傳出去了就是一樁麻煩。

可他手下這些人......說話太過委婉的話,他們不定能弄出什么幺蛾子來呢,不如說的誇大一些,讓他們知道一下其中的厲害,之後也好驅使。

至於其他的宇文士及也顧不上了,他之前是做過門下侍郎的人......不說之前,當年前隋的時候,他不但是駙馬,也曾任職過鴻臚寺少卿,那也是正經的朝中高官了。

而在江都之變後,他的職位就更嚇人,是內史令,標准的宰相,雖然宇文兄弟都是沐猴而冠,他們封下的官職做不得數。

後來宇文化及毒死了楊浩,自立為帝,開始了最後的瘋狂,宇文士及被封蜀王。

等他投了竇建德之後,也是撫慰山東的封疆大吏。

跑回投效李淵,李淵晉其為中書侍郎,也很受重用。

可以說他走到哪里都是一面旗幟,關西世閥當中的重要成員,北周上柱國大將軍宇文盛的子孫,代表的可不只是自己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