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對答(1 / 2)

北雄 河邊草 1008 字 2023-02-14

十里路,不長不短。

李破不再提起什么沉重的話題,嘮起了一些瑣事。

問了問裴矩的飲食起居,關心了一下他的身體,又說了說洛陽風物,這些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整個河南的局面。

和地方守臣聊天,許多事情比在太極殿中所聞要直觀許多,不過這也是裴矩的一家之言,之後他還要單獨見一見劉敬升等人。

說好聽點那叫兼聽則明,不好聽就是君王多疑,當然了,多疑是君王們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也沒辦法,其實多數都是被臣下們逼出來的。

聽什么信什么的皇帝肯定不是個好皇帝……寵臣很容易變成奸臣,就是因為他們說話皇帝願意聽,於是便有了讒言媚上的機會,久而久之,必然權重,也便成就了奸臣模板。

…………

裴矩對朝中大略很熟悉,對地方上的事情更是了若指掌,這人的為官經歷太豐富了,裴弘大還有個習慣,喜歡做些類似於游記的著述。

西域圖志只是其中之一,開業平陳記,有十二卷之多,還有鄴都故事十卷,高麗風俗一卷……

(說到這里閑話幾句,從晉末到北魏年間,人們已經漸漸稱高句麗為高麗,後來人把這一時期的高麗稱之為高氏高麗,和後來沒有什么承繼關系的王氏高麗作為區分。

所以裴矩所著的高麗風俗指的就是高氏高麗。)

裴矩的這些著述吧……在當世算不得正經東西,不知道的人看了還以為是哪個驢友的隨筆。

而實際上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能明白,這廝所著都是奉承上意而為,看准朝廷風向,揣摩帝王心意,然後成書。

不得不說人家的官場思維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比如西域圖志,正是成於大業初,估計是眼見楊廣有意經營西域所以才順勢而為。

這一套操作其他人很難學得來,這不但需要敏銳的政治嗅覺,還要加上深厚的文學功底,嗯,還得沒有臉皮。

所以裴矩的名聲一直不好,不管他立下多少功勞,總會有人譏諷鄙夷於他,就在於其人其行過於諂媚。

…………

但裴矩本人的才能是不用懷疑的,即便已至耄耋之年,說起政務來依舊如數家珍,什么問題都難不住他。

「臣以為想要恢復河南元氣,其重在於洛陽,此天下正中,往來便利,洛陽盛,則河南盛。

臣覺得將來天下再安穩些,可遷一些富戶到洛陽居住……臣知陛下仁德,不願眾人受那背井離鄉之苦。

然河南貫於東西,接於南北,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實乃盛世之基也,陛下既有與天下人共享盛世之宏圖,哪能自縛手腳,以區區憐憫之情而礙大業?」

李破頻頻點頭,這話說的有理,嗯,裴弘大說的話好像一直有理有據,只是你從哪里聽說咱心軟的?

想當年咱帶兵去河北,把幽州之民遷入代州,可曾見咱猶豫過嗎?

可把洛陽經營的太好,這必然要影響京師長安的地位,這是他來洛陽的一路上才產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