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諸事(1 / 2)

北雄 河邊草 1528 字 2023-02-14

自從大唐元貞四年科舉京試之後,鄉試,道試改為每年一次。

道試拔選出來的士子為舉人,這個時候按照朝廷的規定,他們已經具備了入仕的資格。

也就是說舉人不管為幕還是選擇入仕,都會比別人有競爭力,差不多就和後來拿著文憑求職一樣。

舉人算是大學畢業,鄉試出來的秀才就相當於專科生,朝廷用人的時候自然會擇優錄取。

當然了,科舉才進行了幾年,京試才只一次,科舉選上來的這點人還遠遠補充不了朝廷每年缺職。

所以說朝廷錄用人才上面依舊保持著很大的彈性,有人借此又提出了舉孝廉的事情。

這個李破沒多大興趣,孝廉是漢代察舉制度的產物。

取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之意。

可當時門閥世族壟斷了上層建築的情況之下,便為一些人的來往鑽營提供了機會,互相吹捧舉薦,弄虛作假的事情層出不窮。

所以當時便有童謠譏諷,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前隋時也曾舉孝廉,作為科舉的補充,效果不大,多數是為正風氣而行,配合的是文皇帝楊堅施行的復有漢禮政策。

最有名的就是張清豐,開店賣燒餅的,以孝行聞於鄉里,舉為孝廉之後,人家以要侍奉雙親為由,沒有出仕。

其實純屬扯淡,一個賣燒餅的來當官,你讓他去干什么?不定什么時候就掉了腦袋,不過當世就喜歡這樣的調調兒,屬於立典型的范疇,弘揚孝道,廉潔。

因為這符合儒家以德行治國的理念。

…………

不管怎么說,科舉選拔人才的制度堪堪已經走上了正軌,方向上也已明晰了起來,察舉和科舉並行。

不論是李破還是朝臣們都很清楚,這種情況在十年二十年之內是不會有大的變化了,有些人甚至在想,前隋之時,大家抵制科舉真的沒什么必要。

很明顯的一個事實就是,科舉選才大多選出來的多數還是世族中人,借此還能給寒門留下些機會,能夠極大的緩和社會矛盾,何樂而不為呢?

當年那些人紅了眼睛一樣抵制科舉,一來是科舉確實觸及了世族的根本利益,有搖動他們的根基的跡象。

二來大家反抗的其實不是科舉本身,而是像宇文,獨孤等這些鮮卑世族抗拒被漢家同化所做出的最後的掙扎。

三來就是統一了天下的關西世族,以及剛剛被關西人統一了的北齊,南陳,南梁殘余勢力,都對前隋皇權有著戒備之心。

有的怕楊堅卸磨殺驢,有的則怕皇帝秋後算賬,於是下意識的在朝廷大政上跟楊堅唱反調所致。

再有就是一些頑固勢力,覺著九品中正制挺好,極力阻礙新政的施行。

所以說科舉應試的第一次全國性試點最終以失敗告終,是有著復雜至極的政治背景的。

到了唐初這些年,很多阻礙都不見了,加上隋末戰亂太過慘烈,民心思安,科舉選才才能頗為順當的辦下來。

這就是所謂的大勢所趨。

實際上,此時推行科舉的人物雖然換了一批,可本質上和前隋並無不同,還是上層精英們做出的選擇,人民當家作主的時節還遠著呢。

…………

去年舉行的科舉進行的波瀾不驚,今年估計也應該差不多,重要的節點還是在明年的京試上面。

上一次朝廷擺出了姿態,又是文會激辯,又是杏林宴,還有殿試,著實把科舉的聲勢操弄的不小。

明年有了前例可循,制度上也比上次完善的多,想來長安又是一番盛況,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從中作祟,泄露點考題什么的。

李破對此很是期待,一想到這事,他耳邊就好像能聽到有人在說,五品下官職任選,真是好大的狗膽。

…………

工部尚書雲定興上書了,皇陵選址已定,開始進入到了制作圖紙的階段。

這對唐初的工程技藝是個考驗,因為皇陵選在了渭水之陽,涇水之陰,那里山巒起伏,丘陵遍布,地質環境很是復雜。

這和歷朝歷代的皇陵都不一樣,眼瞅著就是要建個山陵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