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大勝(1 / 2)

北雄 河邊草 1495 字 2023-02-14

唐軍反攻。

按照大軍征戰的規律,這樣規模的一支大軍,一旦選擇全軍向前,除非戰敗,也就不存在後退的可能了。

甚至前面遇到了敵人頑強的抵抗,大軍遲滯上那么一會,也可能會造成軍陣上的混亂。

也就是說,唐軍的反攻一旦開始,就是一往無前,這個時候高句麗人想要阻擋住唐軍的攻勢,只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穩固防守,像之前唐軍做的那樣,等待敵人攻勢弱下去,再行動作,一個則是用比唐軍更為猛烈的攻勢,來個以攻對攻。

顯然,如今高句麗大軍只能選擇後者。

唐軍反攻的時機把握的非常巧妙,也可以說是統領大軍的趙世勛臨陣把握住了戰機。

如果高句麗人中軍不動,唐軍反攻時很可能只是先小勝一場,把高句麗人的前軍擊潰,續攻高句麗中軍時,唐軍面臨的處境將和之前高句麗人相似,只是調換了一下角色而已,還有的較量。

可高句麗人太心急了,也可以說是他們軍中的領兵之人經驗太少,並不足以指揮大軍作戰,更確切的來說,沒有獨當一面的才能。

在他們這些年和突厥,中原的軍隊的交鋒記錄上就能明白這一點,當高句麗人對上散處遼東的那些野人部落時,他們往往能無往而不利。

可一旦跟突厥,中原的軍隊交手,除了倚仗地利之外,他們便鮮有可以稱道之處。

反觀唐軍的將領們,有著中原前人發展起來的各種戰略戰術作為借鑒,加上軍隊平日里的操練,以及他們所經過的戰事的磨礪。

光在戰略戰術的素養上來說,便已經和高句麗人拉開了一段頗為遙遠的距離。

而在臨陣的決斷以及行動力上,趙世勛可不比高句麗人差,而且他不會和軍中其他將領一樣,考慮太多的其他問題,比如說此戰敗了會怎么樣,損傷太大又怎么交代等等。

他只關注於戰事本身,缺乏大局觀是他的缺點,可真要打起仗來,他卻無愧於悍將之名。

名將向來都是中原王朝軍旅當中的靈魂,是所有人頂禮膜拜的存在,可軍隊當中,卻也絕對少不了像趙世勛這樣的人物,他們才是大軍的骨架。

而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的普通軍官以及士卒,則組成了大軍的血肉,只有骨肉齊全,再由一個聰明的腦袋領著,這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軍事力量。

所以說,唐軍的反攻並非蠻干,把握住的是實實在在的戰機。

正值高句麗人攻勢漸消,後繼乏力,而高句麗人的中軍卻還未趕到,給正在與唐軍廝殺,糾纏的前軍以有力支援的時候。

一個小小的脫節,就像之前高句麗騎兵的遭遇相似,只要把握住了,結果便是戰局已定。

喊殺之聲依舊震耳欲聾,數萬人在這一段不算短的戰線上拼命搏殺。

只是高句麗人的處境開始變得不妙了起來,大量的鮮血拋灑出來,卻再也無法破開什么缺口,傷亡卻劇增。

當唐軍緩慢的開始向前推進的時候,耗費了太多氣力,傷亡又大,氣勢已沮的高句麗人一下就頂不住了。

前排的高句麗士卒紛紛倒地,後排的人則被唐軍突起的攻勢推的連連後退,當同伴奔流的鮮血刺紅了他們的眼睛,激起的卻不是復仇的勇氣,而是無邊的恐懼和怯懦。

當唐軍反攻,陣前也許只是相持了那么一刻,高句麗的前軍在下一刻就潰了。

先是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掉頭逃走,接著就像是連鎖反應,一隊隊的人跟在了逃竄的人後面,再然後就是全線崩盤。

隋末戰亂當中出現過無數次這樣的景象,沒有什么好說的。

兩軍相搏,戰斗力更高,更有組織的一方總會嘗到勝利的果實,不論是中原的軍伍,還是高句麗的軍旅,都逃不脫這個定律。

當高句麗人潰敗的時候,他們也不比中原的農民軍強上多少,膽氣已落,盡如喪家之犬,唯恐逃的不夠快。

這個時候,再威嚴的將領,再有經驗的軍官,也無法挽留住潰兵的腳步。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逃竄之時,很可能會沖動身後中軍的陣腳,讓局部的失敗變成全盤皆潰,可當大家都在瘋狂逃命的時候,卻沒有多少人再會顧忌於此。

高句麗人的樂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