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章正月(1 / 2)

北雄 河邊草 1021 字 2023-02-14

正月初的長安滿是煙火氣。

人們相互探訪,聚飲用餐,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貴族人家,都想著法的讓家人能夠享受一下。

大家也在積攢著熱情,准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上元佳節。

和元貞三年的時候比較相像,很多士子在元貞六年秋末的時候來到了長安,准備元貞七年的京試。

而正月里,長安最熱鬧的地方就變成了彩玉坊,士子們在那里辦起了一場接一場的文會,偶爾便會有精彩的詩文傳出,讓人贊嘆不已。

比較傑出的書畫之類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這些都是入京趕考的士子的揚名之舉,只是比之元貞三年的時候,要規范了許多,士子們不再亂遞文章了。

大唐立國之後,在元貞三年開科取士,給想要入仕的讀書人以另外一個選擇,薦舉之制被越來越嚴格的限制在了官場內部。

白身想要入仕,通過科舉邁入官場成為了第一選擇,三年的時間,讓大部分人都明白,不通過科考進入官場,對你的仕途來說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舉人和進士是最基本的條件,你想像以前那樣,通過相互引薦入仕,就要做好沉於下僚的准備。

比如說在一縣之地,九品以外,皆為吏員。

縣中各曹主官就是從九品,他們以下就都是小吏了。

你以白身入仕,背景足夠強大,如今其實還是可以入品的,比如說縣中的各曹主官,可你再想成為縣中的主簿,縣丞之類,就需要付出比以前成倍的努力才行。

縣中正官也就是縣令你就不用指望了,你努力的方向應該是郡中的官職,進入郡中之後,你的升遷道路就會越發的滯澀,因為你缺了一個前提條件,沒有參加過科舉。

唐初六載,才開始第二次京試,還沒有那么嚴格的限制,只是大趨勢卻已經明顯的表現了出來。

大唐不是前隋,科舉弄的有一天沒一天的,大唐是一年一次縣試,兩年一次道試,三年一次京試。

縣試取中的是秀才,道試則為舉人,京試則為進士,這是大唐按照行政區域建立的科舉取士體系。

縣試在郡中舉行,道試在各道,京試在長安,三級制,正好與大唐的行政區域體系相對應。

大唐朝廷這幾年一直在完善科舉制度,到了大唐元貞七年,基本上形成了科舉制度的雛形。

中間自然還有很多需要改動的地方,但大致上都屬於細節方面的問題了。

至於科舉制度和大唐官制的有機融合,還需要人們的不懈努力,效果上也看不太出來,時間太短。

只有當那些科舉出身的科舉官大規模進入大唐的統治核心當中來的時候,才能夠持續的奠定科舉的堅實地位。

為了鼓勵讀書人參加科舉,大唐也給出了不少優惠政策。

其中最為實惠的一項就是對取中的士子進行稅賦上的減免,有李破這樣的皇帝,自然是不會給你免稅的,更不會讓你借此肆意的侵吞良田,把鄉里的人都弄成雇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