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2)

第一六零章

皇上駕崩之時已經發不出聲,也就是皇後湊到他嘴邊聽到了幾句遺言, 可太子要繼承正統還需要一道遺詔, 皇後手中沒有, 太子也沒有, 不是在老臣手中就是在皇上信任的侍衛手中。

果不其然,蕭珣在皇上駕崩之後便取出一道遺詔, 上面交代在他百年之後由太子傅熙照繼承大統。

這是皇上早就預備好的,一式三份,議事殿的正上方藏了一份, 蕭珣手中一份, 還有一份在老臣手中。

三份對照確認無誤,便昭告天下,宣讀過後便在各位大臣和皇子王爺手中傳閱,告訴旁人太子這位置來自正統。

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上位已成定居,誰也不會出來鬧出幺蛾子, 於是禮部上上下下忙碌起來開始籌備登基大典。

因為還在喪期太子還是需要穿喪服, 登基之前還有一套程序要走,老臣會站出來請太子盡早登基, 以免國本不穩, 而太子要推辭幾次以示誠意,老臣再請幾次,最後太子推脫不過便只能點頭答應。

這一整套雖然跟演戲似的,可當事人卻都嚴肅認真絲毫不敢馬虎, 心中明白是怎么回事兒,卻也不得不有這么一個流程,

最後群臣簇擁著太子登上那高位,行三拜九叩大禮,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跪拜一地的朝臣,太子這一刻才算是徹底放下懸著的一顆心,不由得油然升起一股豪情。

他到底是坐上了這個位置,接受百官的參拜,感慨的同時又不免多了幾分悵然,他當了十多年的太子,也被父皇忌憚了十多年,父子之情早已在猜疑中被消磨殆盡。

可真當他坐上這個位置的時候卻也能夠體會到父皇的一二心思,高處不勝寒,那些當面對著你畢恭畢敬的朝臣心中在想什么?是否表面恭敬私下底不服自己?

他不由得苦笑一聲,看著身邊的人竟是發現自己也開始懷疑不確定起來,閉上眼睛穩定心神,他和父皇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為此傷了多少情分,發誓絕不重蹈覆轍。

新皇登基之後便開始主持先皇葬禮,主持朝政,這個時候他對先皇的薨逝升起一抹悲傷,不管父子之間發生過多少不愉快的事情,在皇上心中總是還保留有那么一些不能遺忘的回憶,他是先皇的第一個兒子,小的時候也是得到過先皇寵愛的。

與新皇的塵埃落定便有了悲傷的功夫不同,瑞王等皇子至今都還有些茫然,就算是寧王都不免有些不知所措的情緒。

父皇就這么沒了?父皇在的時候他們明爭暗斗,可一旦父皇當真不在了之後,他們卻一個個便的茫然無措起來,內心空茫茫的,不知將來該如何。

先皇的嬪妃一個個也都收斂起來,先皇不在了,她們的靠山倒了,先皇在的時候可能不一定會寵著她們所有人,可一旦先皇不在了,她們這些先皇的嬪妃便立刻失去了所有的資本。

以後在這後宮中就要安分守己的熬日子,有皇子的還有幾分盼頭,盼著新皇開恩允許她們出宮跟著兒子榮養,沒有皇子公主的,那真是一點盼頭也沒了。

新皇登基之後便開始給先皇上謚號為武帝,映射的是先皇早期上戰場立功最後方才得到皇位。

皇後封太後,賢妃等人封太妃太嬪等,太子妃自然便是皇後,東宮里之前有的幾個伺候過皇上的侍妾還沒開始冊封,這些要和皇後商議著來,新皇不重女色,東宮的女人並不多,且也沒見他偏寵過誰。

之後便是停靈守孝,後宮的女人,先皇的皇子,以及朝中大臣及誥命都要進宮哭靈。

皇陵的修建從先皇登基之後便開始著手,即使每年都有新要求,也很快便能修建完善,先皇的梓宮即棺木也是早就准備好的,對此先皇好似一點都不忌諱,他基本上把自己的身後事都給安排好了。

不過即使如此等到真正下葬也已經是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這段時間也是各種忙碌,新皇親自扶棺送先皇梓宮進入皇陵,石門關上一切塵埃落定。

先皇下葬之後卻發生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瑞王自請進入皇陵守墓,最近一段時間瑞王整個人都陷入到了一種詭異的平靜之中去,先皇的薨逝給他的打擊極大,仿佛一下子成長起來。

這樣的要求安太妃得知的時候哭著勸他,守皇陵這樣清苦的日子她怎么舍得讓瑞王去經歷,可是瑞王下定決心誰勸也無用,鐵了心要去,皇上象征性的勸慰了幾句便成全了他。

瑞王也干脆的很,立刻搬了過去,瑞王府從瑞王離開之後便閉門謝客,安太妃在後宮也沉寂了下來,整個朝堂進入一種全所未有的平靜期。

先皇的後妃們有太後看著便不會出問題,封後大典之後皇後掌管後宮,太後從來都不是一個貪權之人,她自有自己的一套處事方式,於皇後相處一直都十分和諧。

後宮平靜之後皇上的所有精力便都放在了前朝上,有了之前那一次大清理,前朝留給皇上的問題並不多,眾人齊心協力他便涌出一股大干一場的豪情,他想要讓大昭在他的治理下呈現出盛世之景。

朝堂上的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清理一批便代表著有一些人有機會上去,皇上自然填進去的都是自己的親信,那些對他忠心耿耿的官員都得到了封賞,包括凌郁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