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再次救美(1 / 2)

梓熙在倫敦聽完林遠泰的匯報,還有從網絡上看到發布會的消息,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因為新聞發布會僅僅過去半天時間,亞洲方面的網絡已經瘋傳,不少亞洲國家和地區都表示願意接洽和kbs電視台,購買【面包王金卓求】在當地的首播播映權。這其中又以日本、泰國、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和中國hk多家地方和國家電視台最為積極。歐美的傳媒也已經得到消息,開始關注梓熙四年後回歸的韓國影片【大叔】。

至於梓熙,看到效果已經達到,他就沒什么不放心的了。他的一眾老婆軍團中,除了有工作不能分身的允兒和侑莉外,全都在梓熙啟程去英國前,已經分批搭乘不同的航班飛往不同的國家,理由就是新年期間外出度假。當然,她們最後的目的地都是加拿大的一處牧場。所以梓熙這次到倫敦除了保鏢就只有他一個人,只要在英國這段時間,積極配合杜莎蠟像館方面完成蠟像的量身就完成自己的工作後,他就可以逍遙自在。

杜莎蠟像館全稱為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間蠟像館,也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蠟像館之一。在館內收藏有眾多世界名人的蠟像,其中不但有世界各國政要、世界各國影視明星,更有體壇巨星、科學文化界名人和著名動畫人物等等。在韓國方面,裴勇俊就是第一位被外國蠟像館收藏的韓流明星。

蠟像的制作過程可不是玩泥巴,只要揉揉捏捏就好。整個蠟像制作是一項非常復雜和繁重的工作,要使得蠟像惟妙惟肖仿若真人,就必須對制作的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在對「名人」進行完身體各部位准確而又仔細的測量後,蠟像藝術家們就要將這些珍貴的數據帶回倫敦總館的蠟像工場,只有那里才能創造出另一個「名人」。由於梓熙這次需要制造五具不同造型的蠟像,所以蠟像館方面請求他能夠親自到倫敦一趟。

蠟像的測量並不是訂造衣服那種測量模式,蠟像師先要根據已經測量好頭部、身軀、手腳等詳細數據,然後拍攝蠟像造型所需要的人物服飾才開始進入下一步工作。

雕塑師會先用黏土捏出人物的頭部,然後敷上石膏制出頭部的模具。在石膏模內灌入熱蠟,待冷卻後除去石膏模,蠟像的頭部原形就定型,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出雙手和雙腳。而軀干初期的制作還需要金屬骨架的支撐,後期則由玻璃纖維代替。

頭作為沒有任何服飾可以遮掩的部分,也是加工程序最為復雜的部分。尤其是眼睛、毛發及皮膚的著色,都是極為細致的工作。雙眼怎么看上去炯炯有神;牙齒從取模、染色、鑲嵌,簡直就好比為真人做了一副假牙;頭發則是按度身時取得的樣本,尋找類似發質的真人頭發,再經由手工一根一根地植入蠟像頭部內,然後經過清洗、裁剪,最後是梳理發型,工程可謂十分浩大。

蠟像的「像」不僅在於形,也在於神。要讓蠟像看起來如真人一般活靈活現,全身皮膚的著色至關重要。根據不同膚色和「名人」自身的皮膚特點,塑像師會調配出合適的顏色替蠟像塗上油彩,這種油彩會令蠟像全身呈現一種皮膚特有的透明質感,而且根據肌理紋路對色彩進行微調處理,以使蠟像的皮膚色彩更為逼真。著色完畢後,還要將頭部及四肢安裝在玻璃纖維制成的身軀上,完成整體的拼裝。

說著好像並不太難,但整個制作流程,從量身到完成,根據梓熙打聽得來的消息,至少都需要半年以上,有的蠟像因為戲服和不同造型要求,制作工期更是長達一年之久。所以梓熙的蠟像,最快也要到年中才能完成。

站在哪里一動不動兩個多小時才完成整個量身過程,梓熙的身體都快要僵硬了。因為需要最准確的數據,梓熙只能任由哪些專業人員去擺弄。他可不想自己的蠟像制造出來放在展館後,會被人指著問「這是誰?」、「怎么一點都不像」之類的話。

倫敦梓熙來了不知多少次,這里最後名的當然就數大笨鍾、泰晤士河、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不列顛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等等,可惜這些旅游名勝,梓熙都來過。在沒有人陪伴之下,他才不會傻愣愣的一個人到這些地方亂逛。

晚上,梓熙隨著人流走進皇家節慶大廳,這里今晚將要舉辦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的周年音樂會。早在幾周之前,音樂會的門票已經售罄,這還是梓熙通過fs集團在倫敦分公司的總經理拿到的門票。

倫敦愛樂管弦樂團這場音樂會是由樂團的首席指揮家克利斯多福·馮·杜南伊指揮,所以吸引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愛好音樂的人士,千里迢迢到場欣賞,門票更是一票難求。梓熙曾經在美國南加州大學on音樂學院就讀,音樂造詣自然不俗,欣賞這些頂級的音樂會是毫無壓力。

觀賞這種音樂會,可不是去看什么流行演唱會,尤其是在英國這個傳統、保守與時尚相結合的國家,出席不同的場合,穿著服飾都十分講究。這種頂級的音樂會,你要是穿著外套和牛仔褲到場,恐怕連門口都不讓你進。男士都是穿著正裝領帶、領結,女士則是無一例外的晚禮服,這是最必須最基本的要求。

英國人的古板和德國人的刻板不一樣,這可是深入到骨子里去的傲慢自大般的古板,不少英國人還以紳士自居,依舊沉浸在百多年前大英帝國艦隊雄霸世界海洋的雄風之中。對於亞洲人,對於黃種人,英國人有種自然而然的蔑視和與生俱來的高傲。

所以哪怕在亞洲,中國和日本的gdp早早就超越了英國,但面對亞洲的黃種人,英國人依然保持著高高在上的目光,仿佛亞洲黃種人永遠都是低等人,根本就不配和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後裔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