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進擊的年輕導演團(2 / 2)

世界觀是宇宙大同,一片繁榮,場景的呈現也是在郵輪停靠時遇上不同星球的不同外星種族,通過對方的講述中得知過去的事跡。後面才知道智人當年統一了星河,卻因為人工智能導致宇宙的癱瘓,智人最後和人工智能同歸於盡,現在已經找不到任何一個智人了,而女子行李里的信息,表明她極大可能是智人的後代,所以她知道宇宙郵輪的存在,知道她要抵達智人誕生的故鄉,當女子踏足最後一站時,就感受到強烈召喚,最終在展覽的一座史前建築前醍醐灌頂,想起了一切,原來她是當年人工智能留下的備份,寄存在這幅機械身體上面,為的就是來到當年誕生行星的本體上,重新喚醒自己,於是又一個輪回開啟了。

故事的反轉讓嘉賓室一陣「挖藕!」的感嘆,這和林園作品結束時一樣。

但是嘉賓們明顯興致高多了。

「我就覺得丁詩媚這個女生相當的不錯,很聰明,你們發現沒有,明明沒有大場面,可其實並不覺得特效磕磣!重要的是懂得取巧,包括一開始的蒸汽巨輪,原本要呈現有質感的巨輪是很難的,但他們利用了煙霧,利用了虛化的光影濾鏡,包括往後面有戰爭的閃回場面,都是通過這種光影遮罩的濾鏡或者動畫呈現的!根本不需要展示任何大場面,但就能讓人自發的腦補出畫面來!」

「故事也意猶未盡,留有懸念,到底還會不會再發生一次人工智能的災難,亦或者女主角伊芙仍然保留了人性。這探討的空間很大。」

而後的專業評審點評中,王丘同和幾個評審對視,笑道,「這兩位,大概就是這些青年創作人的天花板了。」

第四期放出之後,有林園和丁詩媚的兩部爆款作品沖鋒,向著榜單發起了沖擊,節目熱度來到了二十三,上了好幾個熱搜,還有短視頻平台很多視頻創作人推薦,排名竄上了國內同期綜藝第六位。甩下了後面一大票的大平台和衛視出品的綜藝。

與之帶來的就是所有導演團成員名氣的躥升,以往各個只有寥寥數千,最多不過上萬粉絲的圍脖號,最差的秦峻博都漲到了20萬關注的粉絲,而幾個女生無一例外全部破五十萬,賈立波有30萬粉,林園34萬,丁詩媚平時有個圍脖號,叫「丁妹小棉襖」,平時發發動態,拍拍校園景色,或者游戲里曬曬截圖。以往都是校園粉,如今被人順藤摸瓜找了出來,粉絲從以前3000來號人,直接飆到了56萬。最新的一條點贊數破萬,每天手機上社交app都是紅色的一長串未讀數字,有些可怕。當然這里面陳一聞並沒有認證和公開自己的圍脖,否則就會有很多人等著看陳一聞到底的人氣值如何了。

這時候所有當初參加了節目制作過程的這些還是在校大學生的年輕導演團們,才感受到了節目播放之後帶來的傳播效應和影響力。

關鍵是這個來自於一個三線邊緣視頻小站的節目,竟然連番挑落排行榜眾多背後資本和勢力出資打造的節目,不僅打入前十,直接打到國內排行第六,這可不是用那種天量宣傳資源砸出來的,這個數據意味著極大部分的自來水,認同這個節目的人們的自發推薦和觀看,而一期比一期熱度值迭升,意味的是創作力的爆棚和節目引人入勝的機制。

每個人都在各自學校里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以前他們也多多少少有些名,但那只屬於作為校園范圍內學生的人氣,譬如你擔任了什么職務啊,拿了什么獎,亦或者大家都還在靠著父母支援學費生活費的時候,你已經能夠自己接私活養活自己了,創業了,這些都是出名的原因。

也有些特殊身份的學生,屬於藝人或者明星,成名了過來掛個名,前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屬於和普通人脫軌的范疇,一般在校時間都不多,就別指望他們和正常學生一樣每天三點一線,踏踏實實上各種課,偶爾就算是在大學里學習,撞見了其實也沒人搭理,這種自然和導演團這些本身就是在校生身份,從無到有知名度攀升的情況是兩回事。前者等同於空降,屬於虛無的東西。後者則是每個人都能看得到的奮斗軌跡和一個勵志標桿。

眾人一時在學校里屬於最頂尖的風雲人物,更重要的是因為節目的播出,一些廣告商和視頻平台網站,甚至電視台的人也頻頻過來,有要求做廣告的,有要求采訪的,還有挖人的,想要找他們合作,進入自己的網站平台拍攝制作新節目的邀請,一時加身。

最難受的莫過於是那些在大學生電影節時候,這群導演團被雪藏後,作為二梯次替補被各個平台以「青年人才儲備計劃」招攬過去的人,他們本身也是六大學生,屬於萬年老二老三的位置,原本以為在電影節上這些導演團被牽連,他們成了最大的贏家,結果他們和平台簽約後除了拿了些小資助,資源和項目,乃至於推廣都寥寥無期,感覺被耽擱的時候,結果當初被雪藏的導演團們,突然之間以這種方式爆紅於網絡和大學之中。

風頭甚至比當初在電影節得獎似乎還要更甚。

這之中的轉變,找誰說理去!?

===

更新恢復,卡文就像是做了一個夢,醒來後還是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