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漢中武楊(大家好心情啊)(2 / 2)

陳林等人見楊家父子三人如此吃驚,不由大喜,看來賈詡這一計卻是讓人震驚。陳林故作淡定說:「正是,不日就要攻下錫城,正式展開剿滅米賊之戰,不知楊家可願助漢中三十萬百姓一臂之力?」得到陳林的再一次確認,楊軍知道陳林所說想必不假,心中止不住的震撼,連聲說:「太守何出此言,我楊家世代居於漢中郡,豈容那等亂臣賊子禍害漢中郡,我楊家定全力輔佐太守平定米賊。」

陳林一聽,大為高興,有楊家內應,想必南鄭六縣很快就能回到手中,至少讓陳林的統治少了許多阻礙。楊家能堅持到現在已經相當不容易了,陳林不覺得如果朝廷一直不管漢中郡之事,楊家能一直閉門謝客,總有一日會復出的。因為任何的忠誠都是有底線的,而當事情到了一個底線的時候,背叛也就產生了,好在如今陳林來得早來得快。

楊軍又說:「錫城如今有反賊五六千,不過其中也有不少張修賊子強征的漢中百姓入伍,也有不少就是當時縣兵不得已投靠過去的,老朽希望太守大人能從輕發落,這些漢中郡的子弟。」

陳林一聽,這楊軍果真有幾分忠義,此時竟然給漢中郡的子弟求起情來。陳林急忙說:「自然,此次平定米賊之亂,只拿賊首,以及一干叛賊,尋常士卒兵民,只要不是頑固抵抗,一概既往不咎。」陳林知道欲立足漢中郡必先得漢中郡百姓支持,大開殺戒實乃下策。

楊軍一聽陳林如此仁愛,喜色上臉,對陳林說:「如此我楊家更要鼎力相助太守大人早日平定漢中郡。老朽年邁,加之早年受傷留下疾患,不能親自為大人沖鋒陷陣了,不若就由犬子相助大人吧,犬子任以及昂,有幾分武勇,尤其長子更勝老朽,望大人不要推辭。」楊軍和陳林都知道,平定漢中郡米賊後,必定要重用楊家,而且聽陳林剛才的意思,只怕那楊凱是要完蛋了。從此往後漢中只有一楊,所以楊軍提出派遣楊任、楊昂兄弟加入討伐之戰,不過是想多要些功勞,免得日後楊家受重用時受人非議,說楊家無功居高。

陳林哪有不應,於是楊任兄弟,齊齊跪下拜見太守大人。陳林見楊昂雖不如其兄,卻也身材魁梧,歡天喜地的扶起兩兄弟。聽說錫城之內尚有不少楊家的舊友門生等等,陳林連要楊家兄弟先行入錫城活動,約定三日後子夜打開城門,放陳林大軍入城。有了楊家的相助,兩千余大軍的幾日糧食也不成問題,又告誡了幾聲楊家不可做得太明顯,以免受人起疑。陳林等人便連夜離開楊府,回到客棧,天亮就出南鄭回錫城回合高順,布置錫城之戰去了。

楊府內,陳林走後,楊軍父子三人在敘話,楊昂說:「父親,真要助這陳伯至?」楊軍臉色一變,喝道:「休得無禮。」轉而又嘆氣道:「我楊家已經處於生死存亡之際了,一年來楊家不知頂著多大壓力,只怕這太守再不來,我楊家也要如那楊大展一般投靠反賊了。汝兄弟二人明日便去錫城,尋那昌叔,當年為父有恩與老昌,想必其必不負我楊家,老昌乃是錫城縣尉,如今雖被壓著一頭,卻有不少心腹。此也算是給老昌一個立功的機會,將來也好向太守大人說情,留其性命。去吧,好生休息,明日按計行事,楊家生死在此一戰。」

楊任說:「父親,反那反賊倒也無妨,只是我兄弟在錫城相助太守大人,父親在這南鄭豈不危險。」楊軍呵呵笑,這長子想問題總是比次子要周到,很好,很好,說:「按照時間一算,太守暗襲錫城之時,為父便輕身暗離南鄭,這楊府遲早還是我楊家的。」

而陳林一眾隊中,黃燕對陳林說:「大少爺,就真如此信任這武楊,若是其設計害大少爺,豈不是禍事?」賈詡在一旁笑道:「黃統領過濾了,這楊軍能堅持一年不降,如今主公秉朝廷大義而來,那楊軍自然不會看不出此正是他楊家脫離尷尬地位的最佳時機,所以這楊家不會反主公,只是不知那楊氏兄弟能否在錫城有所作為,莫要讓敵起疑壞了主公大事才是。」

陳林說:「文和說的在理,黃燕無須擔心,至於文和憂慮,可令探子在錫城中密切關注,若有不妥,可第一時間知曉。」

一切按部就班,就等約定時日到來,上庸三縣的陳澤也開始整裝出發,在約定時間前一日,八百騎兵轟隆隆的開往錫城,毫不掩飾。雖說陳林命陳澤以千騎為限建設騎兵,可是卻一時之間缺少戰馬,所以現在還只是擁有八百騎,卻是黃巾之戰余下的精銳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