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變 二 上(1 / 2)

指南錄 酒徒 2234 字 2023-02-28

蝶變(二上)

「陸卿,朕不知道此語何解,你能替朕解釋一下么?」傍晚,泉州行宮,幼帝趙昺笑眯眯地將一本書擺到了陸秀夫面前。

他依然沉浸在白天的興奮中,雖然白天慰勞將士的行動在最後關頭,被杜滸「無意間」安排的獻捷搶了風頭,但趙昺深信,憑借自己白天在眾人面前講過的話,將士與百姓們會牢牢記住,大宋有一個年少但睿智的皇帝,而不再認為自己是生長在深宮中,對外界一無所知的廢物。

「臣,尊旨!」陸秀夫快步上前,捧起趙昺畫了墨線的書稿。

皇帝陛下太聰明了,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陸秀夫有些拿不准。趙昺畫線部分,文言寫得很簡單。與其是說在向自己討教,不如說在試探自己的政治態度。

想了想,陸秀夫決定具實相告。指著「太宗曰:《司馬法》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攻守一道乎?』」這段文字,解釋道:「陛下,『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句話最早出現於司馬法,是兵家之作。司馬法是否是偽書,臣不敢妄斷,但就這篇大唐太宗與李靖的問對,臣以為,兩句話必須連起來解,才不失片面!」

「哦!」趙昺詫異地看了陸秀夫一眼,最近一段時間,抨擊文天祥的折子,都以文天祥窮兵黷武為借口。所以,趙昺本以為從陸秀夫的解釋中,自己多少能探出他目前到底更傾向於誰,沒料到與自己有師徒之義的陸秀夫居然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於今,這句話更要慎重理解!」陸秀夫人笑了笑,也不戳破少帝的心思,耐心地講授道。

「於今,難道古時與今時不同么?」趙昺瞪大了一雙眼睛問,看上去非常天真無邪。

「時勢不同,自然不能照搬古人之言。蒙古、女真、都是在百戰中得天下,卻能席卷中原,好戰,卻沒有亡國。我大宋修仁德,卻……」陸秀夫長嘆一聲,結束了自己的話。

本來,他也不明白為什么蒙古好戰卻不亡國,宋修仁義,國家卻越來越弱。今日看了水師帶回來戰利品時,百姓們的表現,終於悟到了其中三味。

「陸卿不妨直說,此乃深宮,你我為師徒,並非君臣!」趙昺繼續追問,拿出一幅不打破沙鍋不罷休的勁頭。他自幼師從陸秀夫、鄧光薦兩位名儒,學得都是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但隨著年齡增長和見識的增加,慢慢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目前雖然沒有機會把這些感悟與實踐相印證,但大宋養民三百多年,慢慢找,實現抱負的契機總是有的。

「蒙古人打仗,搶了東西,全體蒙古人多少都能分一些。雖然好戰,部族百姓卻能從其中撈到好處。所以百姓願意作戰,甚至人人以作戰為榮。我大宋作戰,百姓除了交糧,納款,何時分到好處來。所以無論勝敗,百姓的生活都會變得艱難,自然沒人願意打仗了。越打越弱,也是正常!」陸秀夫正色道,他希望幼帝能明白,很多古人言語,都是有其正確范圍與適用條件的,並非放到四海皆准。

「依照卿家所說的道理,所以文丞相才…..」

「所以文丞相才把戰爭紅利分給百姓,像文大人這樣的俊傑,幾百年難出一個。我大宋無人可替代啊!南人天性柔弱,不以利驅之,誰人遠離家鄉,為他人殺敵!」陸秀夫語重心長地說道。

最近朝堂中,已經有人提出了偏安的建議。這種沒遠見的話自然有其成因,今後,福建和兩廣越富庶,恐怕支持偏安的聲音越大。而對一些試圖恢復祖宗制度的人而言,偏安,也是他們與文天祥爭權的最好機會。

陸秀夫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以往的經驗告訴他,一旦選擇偏安,蒙古人很快就會撲過來,大宋就會重蹈前幾年的覆轍。

「朕明白了!陸大人說得有道理!」趙昺點點頭,若有所思般說道。

「陛下要做大宋中興之主,就得有常人難及的肚量。文大人無妻無子……」陸秀夫低聲勸道。

「朕會讓母後,幫著文大人尋一個好妻子!」趙昺又開始裝傻,假做聽不懂陸秀夫的言外之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知道皇權到底是什么?同時,也知道此刻自己這個皇帝,比起大宋歷代帝王,手中擁有的權力都小得多。有人私下建議他想辦法回收皇權,也有人勸諫他不要輕舉妄動,以免重蹈哥哥的覆轍。兩種觀點,趙昺都仔細考慮過。他現在倒不擔心文天祥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危,相反,他比陸秀夫還相信文天祥的忠誠。

「正因為忠誠,所以文天祥才不會弒君奪位。正因為文天祥不會弒君,朕才得抓緊時間,恢復祖宗基業。」趙昺不止一次這樣告訴自己。他知道,如果換了他人執政,自己白天勞軍之舉,就可能引來殺身大禍。

但文天祥不會這樣做,所以趙昺敢去收買軍心。趙昺現在不敢保證的是,文天祥百年之後,他得繼承者還會不會如此寬容。

所以,無論文天祥怎么對他好,他都得努力。這是他作為趙家子孫的責任,也是宿命。

陸秀夫低低嘆了口氣,又拿起了皇帝的書本,將話題換到好戰必亡方面來。「陛下,憑空而言,好戰忘戰而亡國皆屬於虛言。一個國家崛起,就不得不面臨與他國的利益爭奪。大國崛起的關鍵,是看百姓能否與國家同利。如果不能同利,國家再大,再強,與百姓何干。百姓憑什么要支持這樣的戰爭。所以,忘戰,未必是吉,好戰,未必凶。如果國家能於百姓同利,即便有一時之敗,也會同甘共苦,再度爬起來,直到讓對手認輸。文大人南洋所為,就是告訴陛下這樣一個道理啊!」

「可大人過去曾教我,君子不言利啊!」趙昺又上來了頑皮天性,故意在陸秀夫的話里挑毛病。陸秀夫說的道理,他都明白,從今天的民心上,趙昺就知道將來如果自己有機會把握這個國家,一定要讓百姓從國家的崛起中分一杯羹。但眼下他需要的是,明確分清楚群臣中誰更傾向於大都督府,誰更傾向於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