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我們賣的是故事(1 / 2)

林不凡是真的不在乎一座排屋的,但容不得張玉煌看不起自己的父親。

翌日,張重八就帶著林不凡和張玉煌到了輝煌集團位於城南的一座倉庫里面,里面有一批滯銷了很久的瓷器。

在90年代瓷器最大的特點實用性,比如家里用的碗、花瓶。

但這批瓷器卻是觀賞性用的,有大開口盤形碗、有高口長脖子梅花瓶等等。

一共有十幾種觀賞性瓷器。

而且在顏色上用的都是灰色、土色,和但是流行的白色瓷器格格不入。

這也就是滯銷的原因,市場需要的是實用的瓷器,而不是觀賞性的。

這些擺放整齊的瓷器,一疊疊的封箱在地板上。

倉庫保管員是個大叔,他向眾人介紹著這批瓷器的來歷以及制作者,「唉,其實這些都是好東西,說不定放個幾年就能受到歡迎。」

林不凡微微一笑,對這倉管大叔的眼光表示了贊許。

就好像60年70年代的時候,古玩市場好趨於冷淡,很多人都沒有察覺到這些古代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很有價值的。印象中有那么一件事情,燕京有一戶人家家里有一只青花雞鼎碗,這價值連城的碗竟然用來喂雞。

後來一個懂行的老頭以10塊錢收了這只碗,當時這戶人家的鄰居還提醒說,你可別賣虧了。這戶人家的當家的說,一個碗而已能賣虧幾個錢。

過了20多年,這只青花雞鼎碗拍出了3000萬的天價。

所以才會有一句話叫先有伯樂後有千里馬。

林不凡拿起一只大口盤瓷器看了看之後,贊嘆道:「真是好東西呀,可惜了。」

可惜的是這些東西要過個幾年,才會引起關注。

在90年代一般的家庭家里是不會有裝飾品的,他們在乎的是電器,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

等到05年之後,炎夏總體經濟水平提高了許多,那時候的人才會裝飾家里的擺設。

當然也有一些有錢人家,早早的就知道裝飾布局,但這些有錢人,買的肯定是價格昂貴的古董、字畫、水晶吊燈、雕像一類的東西。

所以這批瓷器不上不下,進不了普通人家的家里,進不了富貴人家的家里,處境很尷尬。

張玉煌問道:「倉管,這里一共多少瓷器?」

「一共十二套1200件瓷器。」

「爺爺,怎么分配?」

「你們一人一半,看誰賣的最多。」

林不凡嗤笑一聲說道:「一分錢一只全部能賣出去,有意義嗎?要比就比誰賣的錢多。」

張重八一想,的確是這么一個理兒,就說道:「看誰賣的利潤高。」

「我已經選好了,就這六套。」張玉煌指著地上的幾箱子瓷器說道。

林不凡看著高底大盤口,甚至喜歡,「我這要這一套,其他都給你吧。」

張玉煌和張重八一愣。

「你一套,他十一套,你賣的錢能比玉煌多嗎?」

「真是大言不慚,你一套的銷售額能超過我十一套嗎?」張玉煌不屑的說道。

林不凡自信的笑笑說道:「走著瞧就知道了。」

張重八把林不凡和張玉煌叫到身邊,宣布了規則:「一,瓷器的價格不能低於進價;二,為了防止作弊,買家最多只能買10件瓷器;三,銷售時間為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後不管賣多少,都要盤賬,之後宣布輸贏。」

林不凡和張玉煌都沒有意見。

張玉煌把11套瓷器,總共1100件瓷器搬到了自己的二手店里。

張重八原本要把商場的一間店鋪給林不凡使用,但是林不凡拒絕了。

「我這一套瓷器不適合在商場售賣。」林不凡說道。

張重八心里嘆氣。

覺得林不凡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放棄了,張玉煌有1100件瓷器,而你只有100件,銷售額怎么可能比得過玉煌,反正也是走個過場。

張重八甚至都想好了,就把上城區的一套3室1廳給張秀月一家居住。

從某些方面來說張重八是有失偏頗的,按道理來說他這些年是虧欠張秀月的,應該盡量滿足張秀月。但是在他心里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嫡長孫,畢竟嫡長孫日後是繼承家業的人。

林不凡和林正東說到底還是外人。

能給他們一套3室1廳就不錯了。

第二天,張玉煌讓人把瓷器重新擦了一遍,然後全部擺上了貨架。

這一批瓷器的進價是50元一個,張玉煌定價100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