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城(2 / 2)

如珠似玉 月下蝶影 3054 字 2023-03-03

聽到有慢跑著的馬蹄聲傳來,晉鞅眉梢微動,胡雲旗的聲音就傳了進來。

「陛下,微臣胡雲旗求見。」

「可有哪家女眷受驚?」晉鞅掀起簾子,甚是鄭重的問。

「回陛下,諸位女眷都很好,並未受到驚嚇。」胡雲旗知道陛下想問的是誰,只是礙於場合,才不好開這個口,於是道,「請您放心,一切無礙。」

「那便好,如此朕也就能放心了。」晉鞅微微點頭,放下了簾子,他沒有提司馬家姑娘,仿佛把這個人忘在了腦後。

胡雲旗低下頭想,您是放心顧家妹子了吧?

周太後的車駕在御駕前方,她聽完下面人的匯報,搖頭道:「這位司馬家姑娘,實在不像是世家出身的,日後若是有這等宴會,就不會帶她過來了。」

劉姑姑點頭應道:「您說得是,這家人確實不太會教孩子,兒郎縱馬害人性命,姑娘心機深沉,處處算計。這樣的人若是進宮誕下子嗣,只怕把孩子也要教養歪了。」

周太後沉思片刻,忽然笑道:「司馬家出了這么一房人也好。」

劉姑姑疑惑的看向太後,見太後沒有解釋的意思,也好意思問,便道:「說到這些世家姑娘,奴婢覺得,還是長顏縣主瞧著生動活潑,讓人瞧著便心生愉悅。」

上有所好,下必恭迎。劉姑姑在太後身邊多年,自然清楚自己說什么會讓太後高興。長顏縣主就是太後的心頭好,她只要提到長顏縣主的好,太後必定會高興起來。

果不其然,周太後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點著頭道:「顧家很會教養孩子,不僅僅是久久,便是他家兩個兒郎,也很是上進。只是年紀尚輕,不好過於重用。若是在磨一磨,想必日後大有作為。」

劉姑姑輕輕按捏著周太後的肩膀,猶豫著開口:「奴婢就是怕……」

「怕什么?」周太後躺坐在軟墊上,閉著眼道,「怕皇上重用顧家,導致顧家獨大,引起朝政不穩?」

劉姑姑面色微變,匆忙道:「奴婢並未想到這些,只是擔心陛下對長顏縣主起了兒女之情,顧家舍不得姑娘進宮。」

「若是陛下跟我提起這事,我少不得要向顧家開這個口,」周太後嘆口氣道,「可是現在他不說,我自然也只能裝作不知。」她與晉鞅並不是親生母子,現在少帝漸長,她就需要越加注意言行,以免母子之間心生嫌隙,讓其他人鑽了空子。

「奴婢瞧著,陛下恐怕是忍不了多久了,」劉姑姑笑著道,「您且看著吧。」

周太後笑了笑,沒有反駁劉姑姑這話。

兩日後,兩位老郡王進宮面見太後,再度提起立後一事。

這次周太後沒有推諉,而是直接道:「後位人選,哀家心中已有主意,只是你們之前提過的司馬家姑娘,可能並不太合適。」

司馬香受黑馬驚嚇,眾人面前失儀的事情,兩位老郡王也有所耳聞。所以太後這么說,兩人也無法反駁,反正就連司馬家大房二房都不再提起立後之事,他們也就不打算再管了。

「不知太後心中屬於哪位貴女?」平郡王心中有些好奇。

「哀家心中雖有想法,但是還不曾跟姑娘家人求娶,所以待事成後,哀家再跟兩位叔父交待,二位叔父以為如何?」周太後見兩位郡王已經放棄了詢問,就知道他們在這事上不會再堅持。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兩位郡王識趣的表示這樣才合適,若是事不成,也不會太過尷尬。雖然以皇室現在的地位,已經沒有世家敢真的拒絕皇室求娶,但是話卻不能那么直白的說。

猶記得他們晉氏一族初得帝位時,太祖想為太子求娶某家姑娘為太子妃,結果卻被對方無情的拒絕了。太祖皇帝當即大度的表示沒關系,轉頭沒過幾年,這家人里但凡入朝為官的,都因各種原因被貶出了朝廷。百年前重立世家譜時,世家譜上已經沒有了這家人的姓氏。

他們晉氏一族的人,其實也沒啥缺點,就是心眼有點小。

心眼小家族繼承人晉鞅在聽到太後心中已經有皇後人選時,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在乾坤宮坐立不安的待了半日,最後還是沒有忍住,抬腳就往康泉宮走去.

「陛下怎么來了?」周太後讓宮女下去倒茶,然後道,「難道是想念我這里的晚膳了?」

「母後這里的膳食好吃,兒子自然整日惦記著。」晉鞅笑了笑,便與周太後閑話起來,直到晚膳開席也沒有要離開意思。

直到晚膳用完,周太後才慢悠悠開口道:「我瞧著陛下今日似乎有心事?」

「兒子心中確實有所煩擾,還請母後為兒子解惑。」晉鞅起身朝周太後深深一揖,「兒子聽聞母後已經有屬意的皇後人選,兒子斗膽,請問母後看中的是哪家姑娘?」

「陛下從哪兒聽說的這個傳言?」太後似笑非笑的看著晉鞅,任由他作揖不起,緩緩道,「身為帝王者,要戒急戒燥,你現在這般行事,可不是一位帝王該有的。」

晉鞅身子一僵,沉默片刻道:「兒子明白,身為帝王不該如此焦急,可是我只是一個關心未來妻子的男人。」

聞言,太後面色略有動容,她起身扶起晉鞅,語氣柔和了幾分:「陛下以為,若是真選定了皇後,我不會與你商議嗎?」

晉鞅愣了愣,再度作揖:「是兒子想岔了。」

「你沒有想錯,哀家心中原本有個合適的人選,只是還不曾告訴你,」周太後走到椅子旁坐下,「楊國公家的女兒一直便是我心中最合適的皇後人選。他們家地位清貴,在大豐有威望但對皇室卻沒什么威脅,家中姑娘教養得極好,性子溫婉似水,心思細膩,若是她進宮,定能好好照顧你。」

「但是兒子心中,已有心儀之人,」晉鞅道,「並無求娶楊氏女之意。」

「若你喜歡的姑娘乃是世家女子,便立她為後,迎楊氏女為貴妃,」周太後看著晉鞅,細細觀察著他臉上的神情,「你覺得如何?」

屋內霎時寂靜下來,晉鞅迎視著太後:「母後,我不願讓她委屈。」

「荒唐,你見過幾個帝王不曾立妃?」周太後呵斥道,「你這會兒說不願意立妃,到了日後若再反悔,我們皇家的顏面還要不要了?」

「古來大多帝王喜歡三宮六院,但是也曾有帝王只娶一後,帝後兩人相伴終生,兒子願意效仿他們。」晉鞅拱手道,「求母後成全。」

「這事哀家成全不了你,」周太後沉默下來,半晌才再度開口道,「能成全你的只有你自己。」

晉鞅看著周太後沒有說話。

「你並不是一位毫無權利的傀儡之主,自然也不會有朝臣以死相逼讓你納妃,」周太後垂下眼瞼,淡淡道,「所以日後你要與未來皇後白頭偕老也好,三宮六院也罷,都要看自己的心,哀家管不了你,也不會管。」

「謝母後,」晉鞅拱手道,「只是仍有一事需要母後幫兒子的忙?」

「什么事?」周太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語氣不疾不徐。

「就是立後之事,」晉鞅行了一個大禮,「請母後替兒子向顧家求親。」

周太後端著茶杯的手一頓,看著眼前這個把腰彎到最低的孩子,低聲問:「陛下,此言可當真?」

「今日所說的話,皆是兒子肺腑之言,只求母後能為兒子在顧先生面前,多說幾句好話。」晉鞅抬頭看著神情平靜的太後,又道,「此乃兒子的心思,師妹尚不知情。」

「既然她不知情,你又怎么知道,她願意做你的皇後?」周太後拋出這么一句,也不等晉鞅回答,直接道,「這事哀家會盡力而為,時辰不早,你該回去歇息了。」

晉鞅張嘴還想說什么,但是見太後明顯不想再開口的樣子,只好道:「多謝母後費心,兒子告退。」

走出康泉宮,他長長舒了口氣,但願日後久久不會怨恨自己。

只可惜周太後還沒來得及跟顧家提這件事,楊國公府就已經請胡家太太做媒,想要替家中獨子楊垂文求娶顧家二姑娘。

消息傳到宮里的時候,晉鞅當即便打翻了手里的茶杯,糊了一張寫好的字。滾燙的茶水在案上冒著水汽,順著桌沿滴滴答答的濺在了地上。

可是這會兒晉鞅已經顧不上這些,他只是死死盯著胡雲旗,用幾乎沙啞的嗓音問道,「顧家呢,顧家答應楊家沒有?」

他現在是既焦急又後悔,幾步跨過御案,走到胡雲旗面前:「顧家怎么說?」

胡雲旗剛想開口說話,晉鞅便猛咳起來,白皙的臉漲得通紅。

「陛下,」胡雲旗見他這副模樣,嚇得面色大變,轉身想讓殿外的太監去叫御醫,卻被晉鞅一把拽住。

「你告訴朕,顧家怎么回答的?!」晉鞅死死盯著胡雲旗,一雙眼睛仿佛能滲出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