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城(2 / 2)

如珠似玉 月下蝶影 3030 字 2023-03-03

祁連看著火把照亮的地方,嘲諷笑道:「當今皇帝想知道你做了什么,還需要我出賣?他可是能把我從高羅國無聲無息帶進這個地方的人,你看有誰懷疑過是他做的?」

司馬香面色黯淡下來,難道當今皇帝有自己的暗探?若真是如此,滿朝的官員……

越想越覺得可怕,司馬香突然又笑了起來,滿朝上下世家貴族自詡高貴,可是卻被皇家玩弄在股掌之間,看來世家的榮光,終將過去了。

「你自己技不如人,又能怪誰?」司馬香冷笑,「只恨我當時一時貪心,選擇了與你合作。」如果她沒有決定與祁連合作,也許幾天就不會出現在這里。

「你這樣的女人真是……」祁連搖了搖頭,「空有美貌與才華,可惜卻心術不正,難怪晉鞅那樣的皇帝看不上你。」

「閉嘴!」提起不堪往事,司馬香怒道,「你比我好到哪兒去。」

「我是比你好不到哪去,」祁連嗤笑道,「但我至少不會見別人比我過得好,就會要人的命。這就是我跟你最大的區別,我還是一個人,而你卻已經是個瘋子。」

司馬香聞言,只是啞著嗓音笑,像是在取笑祁連五十步笑百步,又像是在笑自己。

司馬香被關入私牢的第三日,正是大朝會的日子,文武百官皆正裝上朝,商議朝中大事。

因兩年風調雨順,不像先帝在時天災*不斷,所以大事沒有,小事上大家也可以吵吵,比如現在,大家爭執的重點仍舊在魏亭跟趙進一事上。

不過最讓武官們覺得有些奇怪的是,司馬一系的官員今天似乎格外的低調,聽到他們罵魏亭也不怎么辯駁,偶有站出來說話的,也只是為了撇清自己,大有任由魏亭自生自滅之勢。

對方這種反應,讓武將們有些發懵,忍不住懷疑,這些狡詐的文官又想玩什么花樣?

在朝會快結束時,一件更大的事情發生了,這讓武將們再度傻眼。

什么,司馬鴻竟然稱病致仕?

司馬鴻可是司馬一系的領頭羊,他若是致仕,下面的人豈不是要亂套?而且以司馬家現在的狀態,司馬鴻就算要致仕,也不該是現在呀?

別說其他人,就連李光吉與張仲瀚也大吃一驚,因為司馬鴻此舉實在有些不正常,司馬家的後輩羽翼未豐,司馬鴻這個頂梁柱先撤了,那子孫後輩又該怎么辦?

司馬鴻致仕,晉鞅自然沒有當朝答應,而是勉勵一番,表明朝中不能失去如此良臣。

於是大家明白過來,原來司馬鴻這是以退為進,實際上並不是想甩手不干呀。

不過很快司馬鴻用實際行動打了他們的臉,因為他再三表示自己年邁無力,恐辜負皇帝厚望,痛哭流涕,大有皇帝不答應他致仕,他就跪地不起的架勢。

晉鞅再三挽留,見司馬鴻實在下定了決定,只好無奈同意了。隨後還給了他孫子司馬邶一個輕車都尉的爵位。

輕車都尉這個勛爵雖然沒什么用處,也不能世襲,但好歹也是僅次於三品男爵的勛官,多多少少也算是對司馬家的一個安慰,至少把司馬鴻的面子給保住了。

司馬鴻聽到皇上給了孫子一個輕車都尉爵位後,在心底松了一口氣,顫顫巍巍的朝晉鞅行了一個大禮:「微臣,謝皇上。」

此次他致仕雖是無奈之舉,但至少保住了全家。皇上願意給長孫一個輕車都尉,也就表明這次的事情,他暫時不會追究了。或者說,只要司馬家識趣,皇上就會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大家這才明白過來,難怪司馬一系的官員今天如此低調,原來是老大不干了。這么一想,他們又覺得這些人有些可憐,跟著司馬家跑前跑後,結果司馬家說退就退,讓他們一點反應也沒有,這不是坑人嘛,以後誰還敢跟著司馬家的人混?

不管別人怎么想,司馬鴻退了就是退了,別人滿意不滿意都不再重要,踏出朝堂大門的那一瞬間,向來精神飽滿的他,仿佛突然失去了活力,老態龍鍾,步履不穩。

就連與司馬鴻不太對付的李光吉,見到他這副模樣,也沒了上前取笑的心思,都已經是六七十歲的老頭了,萬一被他一句話刺激出毛病,那豈不是自找麻煩。

張仲瀚想的卻是前段時間司馬鴻跟他提起的林妃謀害皇子一案,現在司馬鴻致仕,恐怕這件事將不會再提。

不知當時司馬鴻突然提起此事,又是為了什么呢?

原本依附司馬家的官員們此時心中早已經驚惶不安,他們雖然不知道前因後果,但是司馬鴻突然致仕,肯定內里是有什么原因的,所以他們才會忐忑不安。

做官的難免會多想,萬一皇上因為他們依附司馬家而厭棄他們怎么辦,萬一司馬家犯的錯太大,他們也受牽連怎么辦?

靜安宮中,孫太妃聽到司馬鴻致仕以後,當即便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她死死的盯著傳話的太監:「你說什么?」

「太妃娘娘,司馬大人致仕了。」太監咽了咽口水,「皇上賜了司馬公子輕車都尉。」

「輕車都尉?!」孫太妃嘲諷一笑,這種沒什么用處的爵位,在京城這種地方有什么用?

司馬家是她計劃中重要的一環,現在司馬家退了回去,她後面的計劃又該怎么進行?

「我知道了。」孫太妃擺了擺手,無力的示意屋里伺候的人都退下。

她的每一步計劃幾乎都要出現意外,這是老天在警示她,還是帝後已經知道了她的計劃?

可是這又怎么可能,她的計劃從未告訴過別人,帝後又從何而知?

越想越覺得這是天意,孫太妃心里就更加煩躁了。如果這是天意,她算計這么多,還有什么用?

「太後娘娘,司馬鴻致仕了。」劉姑姑接過太後手里的香,插進香爐中,朝三清尊像拜了拜,轉身對太後道,「奴婢還聽說,司馬家三房的那個姑娘病重,怕是熬不了幾日了。」

「那個叫司馬香的丫頭?」周太後對司馬香有些印象,她搖了搖頭,「這些事自有皇上與久久操心,你以後不必再告訴我了。」

「您……」劉姑姑面色微變。

「皇上是個胸有溝壑的明君,不需要有人看著對他指手畫腳,」周太後看著神龕上三清既慈和又威嚴的容顏,「哀家算計了大半輩子,日後只需要清清靜靜過日子就好。」

「奴婢……明白了。」劉姑姑屈了屈膝,行了一禮。

她再度朝三清尊像行禮,惟願皇上與皇後孝順忠厚,待太後娘娘一如以往,別讓太後娘娘寒了心。

司馬鴻致仕後,朝堂上很快就有幾次人員調動,不過這些都不是特別顯眼的職位,倒也沒有引來百官的反對。

比如說鴻臚寺少卿顧之瑀調任戶部,任戶部侍郎一職。鴻臚寺少卿與戶部侍郎雖都是三品,但卻是看似平調實則明升。進了六部任侍郎,才有機會往上升。

皇後的大哥在戶部,二哥為龍禁衛統領,一人為皇帝的錢袋子辦事,一人為皇帝的安全辦事,一內一外,可見皇帝對顧家有重用之意。

想到這,大家不得不承認顧長齡就是一只老狐狸,急流勇退為兒孫鋪好了路,還免了皇帝的猜忌,這是多好的一步棋。

不過這也可以看出皇後有手段,能把皇帝的心籠絡住,才讓皇帝願意用顧家兄弟。

與風光的顧家一比,司馬家就顯得苦逼許多了。

京城里職位變換,某些地方官員也受到動盪,有人被明升暗降,有些人實打實的升了職,還有些人從地方官員變成了京官。

比如說錦州刺史,在誠王病逝後,就掌管著錦州一地,現在更是走了狗屎運,被升任為太仆寺卿。太仆寺卿雖然不算是重要職位,但好歹是替帝王皇後等貴人安排車馬,對於錦州刺史這種小官來說,已經算是一飛沖天了。

接到京城調令以後,錦州刺史田恩光喜極而泣,慶幸當初聽了女兒的意思,暗中在陛下進京一事上幫了把手,不然哪會有他的今日?

想到這,他對前幾日和離歸家的女兒也滿意起來,喜滋滋的拿著調令去了後院,准備告訴妻女兒子這件大喜事。

京城職位的調動,讓大家無暇他顧,所以當司馬家三房的姑娘病亡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幾乎沒有多少人關注。

一個未出嫁的姑娘,死了連喪儀都不能弄得太大,因為讓白發人送黑發人乃是不孝,所以在旁人看來,死了也就死了。

唯有錢家唏噓了一聲,可惜自家看重的兒媳婦就這么沒了。不過明面上卻不敢讓人知道他們家曾有意求娶司馬香,萬一被有心人說成他們家孩子克妻,影響孩子說親,那才是真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