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如珠似玉 月下蝶影 3040 字 2023-03-03

瑞王因為天生殘疾,親娘又去得早,所以並不受老皇帝重視,大他兩歲不到的誠王在京城娶了司馬家的姑娘為王妃,他還是個光頭皇子。後來老皇帝要給誠王封號以及封號,才順帶封了他,他與王妃成親也是在封地完成,而不是在京城。

天生殘疾的皇子,卻偏偏要以「瑞」字為封號,真不知道老皇帝是缺心眼還是有心諷刺。

「是啊,」晉鞅臉上也露出回憶往事的表情,「朕生母去得早,所以也沒有機會聽她提起京城里的往事。」說到這,他頓了頓,「或許她說過,只是朕當時年紀小,已經記不得了。」

「陛下不知道早年的往事很正常,臣倒是記得一些,」瑞王臉上露出慈和的笑意,整個人都變得溫潤起來,「當年誠王妃是在京城里懷上的你,後來先帝得封太子,二哥與臣便去了封地。想來誠王妃懷著陛下時,還要一直趕路,應該十分的辛苦。」

顧如玖有些敏感的察覺到,瑞王在提到誠王妃這個稱呼前,語氣有難以察覺到的停頓。

不知道為什么,她莫名覺得當年的誠王妃與瑞王之間有過什么,或者說瑞王單方面對誠王妃有過什么心思。這種感覺來得莫名其妙毫無根據,但是顧如玖就是有了這種懷疑。

但是如果瑞王對誠王妃有過心思,那么他與孫太妃之間又是怎么回事?難道是復雜的幾角戀情?

心里存了疑慮,就難免有些疑神疑鬼,顧如玖甚至覺得,瑞王看晉鞅的眼神似乎都格外溫和起來。

這畫風好像有些不太對勁呀,按理說,不該是瑞王心懷叵測,妄圖為自己兒子竊取江山,於是暗中養兵,在朝中結黨,爭取踹翻晉鞅這個年輕皇帝嗎?

還是說……瑞王的掩飾手段已經爐火純青,讓人看不出半點破綻?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人就太可怕了。能夠自由切換自己情緒的人,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也不會手段。

有這樣的對手,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就在顧如玖發呆的這段時間,晉鞅與瑞王已經談的差不多了,然後瑞王提出要去給太後見禮。

晉鞅沒有拒絕,與顧如玖帶著瑞王朝康泉宮走去。

宮里的青石地板鋪得很平整,瑞王的木輪椅推在這種路上,既不吃力也不會晃得里厲害,所以叔侄二人一路行來,聊天的興致十分濃厚。

「原來這座假山還在,臣年幼時常常到這附近玩耍,當年父皇萬壽時,大宴群臣,臣還在此處遇到過你……誠王妃,」路過御花園的假山時,瑞王嘆息一聲,「歲月不饒人,已經讓陛下成長為萬民敬仰的好皇帝了。」

晉鞅目光掃過那種假山,面色平靜,眼底毫無情緒。

顧如玖也順著他的視線望向假山,然後輕輕皺起了眉頭。

進了康泉宮後,顧如玖發現不僅太後在,宮中幾位品級比較高的太妃也在。她們皆按品級裝扮,看樣子是早就料到瑞王今日會進宮給她們這些先帝的後妃見禮。

見禮後,瑞王又送上從封地帶來的土特產,坐在椅子上,向太後與晉鞅隱晦的表了一番忠心。

顧如玖坐在太後下首,她注意到孫太妃雖然極力讓表情顯得平靜,但是她緊緊捏著手絹的手,仍舊泄露了她的真情實感。

相較於孫太妃的激動,瑞王就平靜多了,他進了殿以後,從頭到尾除了行禮時,就沒有多看孫太妃一眼,仿佛孫太妃與錢太妃魏太妃等人,沒有任何差別。

看了眼孫太妃身上精致的首飾,以及梳得整整齊齊的頭發,顧如玖突然覺得沒意思。兩個十多年沒有見多的男女,經過這么長久的時光摧殘,還能剩下多少感情?

與其說孫太妃有多喜歡瑞王,不如說她對進宮的生活十分不滿,才會把進宮前的一段愛戀當成救命稻草,一遍遍美化自己的感情,也一遍遍的美化了這段感情中的男主角瑞王。

或許孫太妃愛的是過去時光的自己,無法釋然的是心中的不甘。若是兩人私下里有緊密的聯系,孫太妃又怎么會不知道瑞王進京的消息?

孫太妃庶女身份,當瑞王妃可能差了些,可若是瑞王對她有足夠的感情,即使再不受老皇帝重視,也可以向老皇帝表明心跡。可事實上,瑞王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過,就連先帝把孫太妃納進了後宮,他也沒有反應。

男人若是真心愛一個女人,又怎么舍得這樣對她?

想明白這一點,顧如玖心情復雜的看了孫太妃一眼,輕輕嘆息一聲。

「哀家就喜歡這個兒媳婦,有她在,就再滿意不過了,」太後跟瑞王談到子女問題,就把話題扯到了顧如玖身上,「這哪是哀家兒媳,這是哀家的親閨女。」

顧如玖扭頭朝太後羞澀一笑,見瑞王在打量自己,便沖他也露出端庄的笑容。

瑞王飛快的收回視線,然後道:「皇後娘娘如此端庄優秀,難怪太後娘娘如此喜愛她。」

「你說得對,這樣好的姑娘,誰舍得不喜歡,」周太後笑著應和,然後對陪坐的幾位太妃道,「快到午時了,天越來越熱,你們先回宮吧。」

「是。」魏太妃第一個站起身附和太後的話,行禮的時候,她還瞥了眼坐在自己左上首的孫太妃,眼底暗藏著一絲嘲諷之意。

孫太妃行禮的動作比魏太妃與錢太妃慢了半拍,她起身往外走時,目光掃過瑞王,可是直到她收回目光,瑞王也沒有抬頭看她一眼。

周太後留了瑞王用午膳,晉鞅與顧如玖也同座。用完午膳後,太後堅持讓御醫來給瑞王看腳,瑞王推辭幾遍後,就應下了。

但是顧如玖覺得,太後這不是真的關心瑞王的腿,而是想要確定,他這個腿是不是真的一輩子都站不起來。

一個沒有行動能力的瑞王與行走如常的瑞王,可見就是兩碼子事。

事實上,小說話本中的裝備裝殘疾是根本不存在的,因為作為宮里的人,隔三差五都有人來請脈,來的還不是同一個人,就算想要收買人心都做不到。

「太後娘娘,瑞王爺的腳傷乃是胎中所帶,微臣實在無能為力。」連續三個御醫都這么說,周太後又急又氣,最後才無奈又歉疚的對瑞王道,「是哀家想得不周到,反而讓你難過了。」

「太後乃是一片慈愛之心,臣又怎么會難過,」瑞王臉上的表情很平靜,甚至還帶著一絲笑意,仿佛御醫說的那些話,對他全無影響,灑脫至極。

「叔父不在意,母後與朕心里卻不好受,」晉鞅嘆口氣,神情悵惘道,「不如朕今日起,便下召廣尋名醫,或許有能人異士也說不定。」

「臣怎好如此勞煩陛下?」

「還請叔父安心在京城里住下,」晉鞅朝他笑道,「做了好歹有一絲希望,若是不做,就連希望也沒有了。」

瑞王抬頭看了晉鞅一眼,然後緩緩道:「那臣就有勞陛下了。」

顧如玖清楚,這些都是晉鞅把瑞王留在京中的借口。瑞王要治腿,那么他帶來京城的兒子,也只能孝順的留在京城侍候,不然就是不孝。

就這么簡簡單單的把瑞王父子留在了京中,顧如玖覺得這事順利得簡直有些不對勁,瑞王太配合了。

難道瑞王沒有看出晉鞅有意把他留在京中?

以瑞王的智商,應該不至於這么單純才對。

此時京城的城門外,一支豪華車隊停到了城門口,這些車輛莫不精致又貴氣,上面隱隱還刻著「忠」字,守城的衛兵認出這是忠王府的馬車,例行檢查後,便放他們進了城門。

忠王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京城繁華的景象,擦了擦臉上的細汗,然後對身後的長隨道,「你去打聽打聽,各地官員給陛下獻的哪些禮,本王心里也好有數。」

長隨忙應了下來。

「這天可真夠熱。」忠王拉了拉衣襟,「把備好的禮給顧家也送一份。」聽說當今愛重皇後,除了皇後以外,後宮中再無一位妃嬪,所以討好顧家這件事,是不能馬虎的。

至於顧家有沒有可能不接受他討好這件事,完全不在忠王殿下的考慮當中。他回頭看了眼身後的馬車,里面坐著的是他一兒一女,他把女兒帶上,就是為了能讓皇後給個恩典,讓女兒嫁到京城里來。

京城百姓早就習慣了各種大人物,所以見到忠王府的車架過來時,也不緊張,有條不紊的讓開後,又繼續叫賣起來。

「嘿,京城里的人膽子就是比別人大,」忠王把玩著手里的馬鞭,見街道兩旁百姓們淡定的神情,有些不是滋味。

在容州,老百姓見到他,莫不是戰戰兢兢的行禮,全然不敢有半分懈怠。這等風光到了京城,就沒有了。

他心里雖然不太舒服,但也知道這是京城,不能讓他隨心而為,所以有再多的不滿,也只能硬生生的忍下來。

想通了這些,他也就有了心思看其他的,在看到一些美貌女子路過時,忍不住兩眼發光,這京城的女人,可真是夠味兒。

靜安宮中,孫太妃失魂落魄的坐在貴妃椅上,整個人都失去了活力。

這么多年不見,他連看都不願多看自己一眼,難道是因為她老了,老得讓他認不出來了?

倒是他沒怎么變,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潤如玉,風度翩翩。

「我勸你別痴心妄想,都是先帝太妃了,還做這副悲春傷秋的做派給誰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