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如珠似玉 月下蝶影 3044 字 2023-03-03

太後與陛下的相處方式很隨意,言談舉止也並無猜忌,便是皇室的親生母子,也不過如此了。

「他們兩人平日私下里就是這番模樣,你別介意。」周太後朝錢太妃淡淡一笑。

「帝後和睦,是我們大豐之幸,妾見了高興都來不及,又怎么會介意。」錢太妃暗驚,太後這是在警告她?

「是啊,哀家看到他們兩個這樣,心里也甚是安慰,」周太後笑著搖頭嘆息,「比我們那會兒可好多了。」

錢太妃不知道太後是什么用意,但是至少從對方的話里,她沒有感受到惡意,所以便點頭道:「陛下是個好皇上,也是個好男人。」

兩人都沒有提及先帝,因為實在沒什么好提的。那個男人在她們眼里,幾乎算得上一無是處。

他唯一所能依仗的,就是那皇帝的身份。

「當初若不是你跟孫太妃鬧出這些事,哀家也不會下定決心讓你們離開,」周太後臉上的笑意散去,看著錢太妃道,「先帝在時,我們的日子都不好過,所以我不想讓你們晚年也過得凄涼。」

錢太妃愣住,她一直覺得奇怪,為什么她們這些先帝的女人在後宮里待了這么多年,太後與當今都不曾提過讓她們離開的話。她原本以為當今是想借著她們博仁厚之名,可是仔細想一想,先帝都沒了,誰會在乎她們這些太妃太嬪?她們住在哪,生活得怎么樣,對當今的名聲又有何妨礙?

原來這一切竟是太後的仁慈之心,才會讓她們在後宮里留了這么久……

「是妾等辜負了太後您的一片好意,」錢太妃站起身,真心誠意的朝周太後行了一個大禮,「妾等讓您為難了。」

不用想也知道,當初皇後剛嫁進宮不久,就有宮女無視規矩,在皇後休息時進入內室。那時候陛下與皇後或許已經知道這事與她們太妃太嬪們有關,但是到了最後並沒有發作,這其中恐怕有太後出力,才把事情攔了下來。

「哀家剛開始不是說過往事不提嗎?」周太後語氣平淡道,「以後就安安分分過日子吧,再不濟……也比先帝在時強。」

錢太妃聞言笑著道:「您說得對。」

再差,也差不過那個時候。

「你去雲芳宮了?」晉鞅撐著傘,替他與顧如玖遮住頭頂的陽光,「那里幾年沒住過人,我怕里面不干凈,日後別去了。」

「沒想到你還會信這些?」顧如玖歪著頭對他笑道,「你往日不是不信這些嗎?」

「若是我遇上,自然是不信的,可只要與你有關的,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晉鞅挽著顧如玖的腰,緩緩的走在青石路上,心中十分的安寧。

「傻氣,」顧如玖靠著他的肩,小聲道,「雲芳宮破舊成那樣,要不要修繕一下?」

「又沒有人住,現在修繕了有什么用?」晉鞅不甚在意道,「浪費銀錢。」

「現在沒人,難道日後也沒人嗎?」顧如玖挑眉看他。

「幾十年後,那是我們兒子的事情,」晉鞅看著顧如玖的肚子,「我這個做老子的,才不會替他花這個錢。」

顧如玖笑眯眯的看著他,從表情上看,說明對晉鞅這個回答還是很滿意的。

孫太妃遇刺一案,雖然鬧得轟轟烈烈,瑞王也因此名聲掃地,但是關於瑞王刺殺孫太妃的這個猜測,因為沒有證據,所以根本站不住腳。

歷時近三個月,經過重重取證,各方篩查,最後刑部與大理寺得出的結論是,刺殺孫太妃的是一位太監。

這位太監因被孫太妃責罰,心中憤恨難平,便找到一位擅箭術的好友,與這位好友里應外合,射殺了孫太妃。

三個月的時間,已經足以讓原本關心這件案子的百姓轉移重心,不再關注這件事。所以盡管得出的結論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也沒有引起多少轟動,於是這個案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結了。

在有心人看來,這個案子看似皇上的妥協,實則暗藏玄機。

「山雨欲來風滿樓,」忠王翹著二郎腿,哧溜了一口茶,然後捧著茶杯走到了書案前。

「兒子,給你老子我磨墨。」忠王嘆氣道,「既然我們要投誠,就要有投誠的態度。」

晉宏上前替忠王磨墨,磨好以後,就見他父王在奏折上寫下了這幾句。

臣恭請聖安。今已入京四月有余,京中繁華非容州所見,令臣流連忘返,不忍離別,臣懇求聖上允臣等一家久居京城……

看到這個內容,他心里有些惆悵,又松了一口氣,仿佛壓在他頭頂的榮耀與大山同時移走,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德隆五年十月,鐵帽子王忠王上書,因心喜京城風土人情,民生教化,請求皇上允許他全家遷往京城久住。

忠王這道奏折呈到御前,滿朝皆驚。忠王之所以讓無數人忌憚,就是因為他是鐵帽子王,並且有容州這塊封地,可以自己帶兵,守護一方水土。現在他放棄容州,全家遷入京城,不等於是老虎拔了自己的牙,去做被人豢養的貓?

忠王這么做,肯定不是因為他真的喜歡京城,全天下相信這個理由的恐怕沒幾個。

這是忠王投誠的訊息,也透露著某種信號,那就是當今陛下恐怕不能容忍有封地的藩王了。

如今忠王向陛下投誠,那么唯一還有封地的,便只有瑞王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最受忠王此舉影響的就是瑞王,因為忠王這種行為,無疑是把他逼到了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

「忠王是不是瘋了?!」瑞王陰沉著臉,捏著茶杯的手因為用力過度而泛白,「晉鞅不過是個黃口小兒,他竟嚇得把容州都給送了出去,平時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竟是做出來唬人的么?」

「請父王息怒,」瑞王世子見他氣成這樣,擔心他傷了身子,忙上前勸慰了不少的話,見他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後,才道,「兒子懷疑忠王與當今早就搭上了線,故意演這出戲來逼您。」

「他拿容州來演戲?」瑞王冷笑道,「今日他不管是演戲也好,真心實意還好,說出去的話就猶如潑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來了。到時候就算他說是演戲,晉鞅會認嗎?」

「與狐狸演戲,他的腦子呢?」瑞王不管忠王究竟想做什么,他恨的是忠王把他閉上了絕路。

人家忠王是祖上封的鐵帽子王,都主動交還封地了,他作為晉鞅的叔父,是交還還是不交還?

不還,只怕後面的人都說他狼子野心。

可是還了,他卻又不甘心。

怎么可能會甘心,他算計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培養出這么大一股勢力,若真的就這樣放棄,豈不是說他這半輩子的努力都是笑話。

他,不甘心!

忠王上書以後,當今並沒有答應他的請求,只說容州在忠王祖輩的管轄下,一直都風調雨順,若是換人來管理,只怕一時間難以適應。

見當今不同意,忠王又幾次三番的上書,當今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並且表示忠王一家日後雖然住在京城,但是容州的賦稅仍舊交給忠王,忠王對容州官員也有任免權。

如此便皆大歡喜,大家都稱贊忠王對皇室忠心,又稱贊皇上為人仁厚。

出了忠王上書這件事,朝中的氛圍也跟著輕松了好多,甚至有人覺得,當今皇後真是福星,她剛懷孕不久,忠王就向朝廷主動獻出容州,此乃吉兆。

對於這種說法,顧如玖表示非常的無語。

現在這些人拍馬屁的手段越來越高端了,不僅把她跟宸君的馬匹給拍了,就連她肚子里的孩子也被拍了。

孩子在她肚子里已經有四五個月了,有時候她甚至能感受到這個小生命的胎動。或許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胎動,讓她對腹中的胎兒越來越有感情,也漸漸讓她接受了這個事實。

她即將要做母親了。

近來的胃口越來越好,身上也漲了一點點不太明顯的肉,她懷疑自己吃了這么多的東西,全都補到胎兒身上去了。

這幾個月來,按理說她與宸君不該同房,不過在這方面,宸君向來不怎么講理,所以兩人仍舊是同吃同睡,宸君還要負責給她肚子里的寶寶講故事。

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宸君講故事的本領越來越高強了,講到興起的時候,還能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動作與聲音,十分的投入。

「娘娘,」秋羅走進屋,把一盅適合孕婦喝的湯呈到顧如玖面前,伺候她吃完以後才道,「方才何明公公杖責了一位宮女。」

顧如玖挑了挑眉,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何公公說,因為要為龍子積福,便饒了那宮女一命,」秋羅把空碗收拾好,遞給身後的宮女,「不過人卻趕到浣衣局去了。」

「什么宮女?」顧如玖道,「不會又是見到本宮有孕,認為皇上不能與本宮同房,便起了其他心思的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