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諸葛尚(2 / 2)

末代三國 秦漢古風 2081 字 2023-03-07

待關彝放下酒樽,諸葛瞻接道:「此乃犬子諸葛尚,字士賢*……」

「見過將軍!」諸葛尚接過諸葛瞻的話頭,欠身抱拳行了一禮,淡淡地道:「酒肆匆匆一面,未及請教,還望將軍勿怪!」

關彝微微一笑,見他雖然神色平靜如常,但卻從他微揚的眉頭中察覺到了他心里的訝異之色,如果沒猜錯的話,諸葛尚應當是驚異當日在酒肆中看到的人竟然就是如今名動朝野的關彝。

「怎么,你們認識?」諸葛瞻怔了一怔,看情形諸葛尚並未和諸葛瞻提起當日之事。

關彝點點頭,笑道:「日前曾與小將軍在街上有過一面之緣,小將軍風采,讓末將深為欽仰,不想今日卻在此相見!」

「既然如此,那再好不過……」諸葛瞻哈哈一笑,心里卻是訝異更甚,暗思關彝年紀不過二十余歲,但自從那夜上門造訪之後,總覺得他言辭舉止老成持重,儼然一副浸淫官場多年的架勢,讓人摸不准他的話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

關彝哪里知道諸葛瞻此時的心思,聽他口氣似乎還有話說,也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葯,索性笑而不語,等他自己說出來。

「犬子今年十九歲,自幼研讀兵書,勤習武藝。我知將軍乃當世之英才,故此不避嫌隙,有意讓犬子跟隨將軍到戰場上歷練一番,若得將軍早晚教導,他日或可成材,也好為國出力,還望將軍千萬不要推卻!」

「這個,小將軍天縱之姿,末將何德何能,如何敢言教導二字?衛將軍折殺末將了!」關彝萬沒想到諸葛瞻會有此一著,心里暗暗叫苦,暗罵諸葛瞻老奸巨猾。諸葛瞻名義上雖是讓諸葛尚跟隨自己在戰場上歷練,實情恐怕是借諸葛尚來拉攏自己,其目的應當還是為了削弱姜維。

諸葛尚適時往前走了一步,恭敬地道:「末將願誓死追隨將軍,請將軍收留!」

關彝心中念轉,眼見眾人眼光都盯在自己身上,看情形已經是無法推脫,略一沉吟,隨即裝作無可奈何之色,點頭道:「既然如此,末將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你我同齡相當,小將軍不必客氣。只是,你我皆身在軍旅,過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今後若有不周之處,還望小將軍見諒!」

前面一句話是對諸葛尚說的,但後面一句話卻明白是說給諸葛瞻聽的,以諸葛瞻的城府之深,必然能聽得出他話里的弦外之音——大軍征伐於外,生死難料,自己不一定能夠保得住諸葛尚完好,日後若是出了什么差錯,諸葛瞻也不好怪罪自己。

關彝既然明白了諸葛瞻的心思,自然也清楚自己的處境。原本,關彝並不想卷入朝廷里的這些權位紛爭,諸葛瞻或姜維,荊州派系或益州本土派系,不管是哪一方他都不想參與。在他而言,他僅僅是想借助關彝這個時代的身份實現自己的一腔抱負,說大一點是扶保漢室,盡忠朝廷;說小一點是兌現他在關氏一門忠烈牌位前立下的誓言。但看眼下情勢,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一旦進入了政治這個是非圈內,再想抽身出來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諸葛瞻名為是讓諸葛尚跟隨自己歷練,但關彝卻極為清楚其用心所在。而諸葛瞻身後那一幫文武官員,毫無疑問與諸葛瞻是同一陣營的。如果關彝還想有所作為的話,此情此景,那就由不得他不答應。當然,也由此可以看得出,諸葛瞻是拿捏住了關彝的命脈,哪個年輕人不想做出一番事業出來?

關彝心如明鏡,諸葛尚神態雖然極其恭敬,但眉宇之間卻隱有桀驁之色,顯然是他雖然驚異自己如此年輕便已經建功立業,但畢竟不曾親眼看見,加之少年心性高傲,又出身功臣名門之後,心中自是不以為然。

不過,諸葛尚越是桀驁關彝心里卻越是覺得輕松。諸葛瞻雖然城府深如海,但諸葛尚終究是少年脾性,在他看來根本就是一張白紙,對與錯是與非都寫在了臉上,如此一來倒是極好應對。

憑著習武之人的直覺,關彝在第一次看到諸葛尚時就已經知道他絕對是萬里挑一的一流高手。單憑這一點,關彝便相信當年諸葛尚跟隨諸葛瞻據守綿竹時,奮力單騎戰退師纂和鄧忠便不完全是虛妄之事。

如此少年英雄,倘若經過精心培養和鐵血磨練,誰敢擔保日後諸葛尚不會成為一代蓋世名將?

一念至此,關彝頓時心下放松,姜維和諸葛瞻之間的權位爭斗不過是一個縮影,哪一朝哪一代沒有這樣的事發生?看開了,順其自然就好。更何況,二人之間的爭斗從根本上來說是政見不同,並非完全是為個人謀利,從朝廷的角度上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於今後雙方之間誰最終執掌牛耳,姑且由天意決定。

當今天下大勢,漢、吳皆弱而曹魏獨強,以大漢之國力,偏安西南一隅尚可,但若是要恢復中原重興漢室江山,又談何容易?以諸葛武侯之能,五伐中原尚不能成功*;姜維天縱奇才,先後共十一次出兵,最後卻只落得個窮兵黷武消耗國力的罵名,又何況才智皆不足比二人的其他之人?

關彝立誓扶保漢江山,不也正需要尋求一條大同通道嗎?

注:1、古人二十冠而字,此處為小說計,選擇性忽略這個問題,且以下同!2、諸葛武侯平定後方之後,共五次出兵北伐中原,其中只有二次出祁山。大漢建興八年公元230秋,曹魏司馬懿、曹真和張頜兵分三路伐蜀,諸葛武侯駐兵城固、赤坂,魏軍遇大雨而退。隨後,諸葛武侯遣魏延、吳懿出西羌,大破曹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諸葛武侯並未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