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偷襲陽安關(二)(2 / 2)

末代三國 秦漢古風 1314 字 2023-03-07

如此飢餐渴飲,五日後終於抵達白龍江險隘魯班峽。魯班峽乃馬鳴閣棧道最為緊要之處,白龍江水流經此處,但見驚濤拍岸,聲若馬嘶,氣勢磅礴,峽谷兩岸峰戀層疊,壁若刀削,臨山勢延伸,最高處可達數丈,馬鳴閣之名由此而得,實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隘。

關彝在劍閣時便已得知,魏軍奪取馬鳴閣之後,鍾會在此駐防了三千兵馬以防漢軍偷襲斷己後路,因此馬鳴閣棧道顯然是走不通的。

由於此次奔襲陽安關事關全局成敗,關彝不敢耽擱,命令血衛於魯班峽上游五十里處水流平緩處,連夜扎木筏渡過白龍江進入對岸山間密林中,將木筏隱藏之後,避開棧道取小道直插陽安關,又是五日之後終於神不知鬼不覺地全部安全抵達陽安關下。

陽安關,又名關頭,雄踞於閬水之畔,南靠雞公山,北依銀屏山,扼守漢中通往蜀地的咽喉要道,氣勢雄偉,險絕聳立,乃是蜀中與漢中互通的樞紐要害。關彝探查地形之後,隨即將營寨屯扎在銀屏山半腰,傳令大隊人馬抓緊時間歇息休整,准備作戰。好在這批血衛皆是百人將之才,這一路上在荒山野嶺之中艱難行軍,體力雖然消耗殆盡,但在休整一日之後便已經基本恢復過來。

第二天日落時分,關彝召集陳烈和諸葛尚等人商議襲取陽安關的事宜。

不料會議還未開始,一名斥候匆匆前來,報說在北山叢林之中發現一支人馬,約莫有三四十人,且均著漢軍的打扮。斥候知道陽安關失陷已經半年時間,正常情況下在魏軍的糧草腹地不可能還有漢軍兵馬的存在,因此不敢確定真實性,特來報知關彝決斷。

這個消息讓關彝吃了一驚,銀屏山地勢獨特,立於半山腰上可俯視整個陽安關,斥候所說的這支漢軍又是怎么回事,居然也將營寨選在了銀屏山上?心中思慮,不敢耽擱,隨即終止會議,讓陳烈和諸葛尚守護營寨,自己則和鄂虎引十八騎貼身血衛,在斥候的帶領下趕過去一探究竟。

陳烈深知關彝勇略過人,鄂虎更是悍勇無敵,十八騎血衛也都是百里挑一的一流好手,有鄂虎和十八騎血衛保護,驟然遇險縱然勝不了對方,但要想脫身也不是難事,是以也沒有勸阻。

關彝大隊人馬的營寨位於銀屏山西面,轉過山頭便是銀屏山北面,一炷香的工夫即到。那名血衛斥候精於潛行刺探,回來報信前便早已經將四周的地理形勢觀察清楚,關彝一行人在他的帶領下,不動聲色避過了對方的二道崗哨,悄悄接近了對方的營寨。

但見土坡下一塊可屯數百人馬的窪地上,用麻布和樹枝在四周搭建了七八個簡易營帳,窪地邊緣布置著一重大木削成的拒馬,幾名軍士手持長戟值哨,除此之外一片寂靜,沒有其他異狀。

關彝看了一眼那幾名軍士身上破破爛爛的漢軍衣甲,便肯定他們都不是魏軍裝扮的,正在思慮著這支人馬為何會隱藏在深山之中時,卻見其中一頂營帳掀開,幾員漢將大步走了出來。其中走在最前面的那員漢將,年約三十五六歲,雖然發須凌亂,容顏憔悴,但見他身軀雄健,眼神堅毅,顧盼之間自有一股懾人的威嚴,關彝看得真切,這員漢將正是他日夜懸心的關中都督傅僉。

關彝這一喜非同小可,早在江油戍時聽聞斥候回報說在陽安關戰死的漢軍中並沒有找到傅僉的屍首。當時關彝心里又驚又喜,只盼傅僉吉人有天相,沒有戰死於亂軍之中。眼下陡然在銀屏山的叢林之中看到他,讓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看這情形,必然是傅僉在陽安關失陷之後突出了魏軍的重圍,收聚敗兵隱藏在銀屏山中以待形勢。只是,眼下正值寒冬時節,風疾霜緊,這三四十人缺衣少糧,又是如何捱過這些時日的?

關彝搖了搖頭站起來,想不明白,那就只好找傅僉要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