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死里逃生(2 / 2)

末代三國 秦漢古風 1780 字 2023-03-07

「大將軍,敬之所言有理!依老朽之見,不若先免去傅僉軍職,令他戴罪軍前,待破敵之後,再行申報朝廷,以正典刑。」說話的是右車騎將軍廖化,聲音不高,卻中氣十足。

「這……」姜維見廖化求情,禁不住有些遲疑。關彝和諸葛尚也就罷了,這廖化可不是等閑之輩,他乃是兩朝元老,自先主定益州時便跟隨關彝祖父雲長公鎮守荊州,其後關羽兵敗麥城,三軍潰散,廖化被東吳俘虜後守節不降,以詐死之計騙得了吳人的信任,當夜即攜帶老母千里潛逃回蜀,先主深為贊賞,封其為宜都太守。

此後,廖化先是追隨先主伐吳,後任廣武都督,陰平太守等邊地要職,並多次追隨諸葛武侯和姜維起兵北伐,至如今已經七十余歲高齡,卻仍然掌軍出征,勇壯不減當年,在軍中威望極高,便是姜維身為三軍主將,許多時候也得敬他三分。可以說,廖化是見證了三國漢、魏、吳興衰過程極少數人中的一個。

廖化歷經兩朝,對大漢朝廷大小事情了如指掌。想這傅僉乃是當年姜維一力提拔起來的,可謂是姜維的心腹戰將,姜維雖要殺他,卻是不得已而為之,一者固然是為了嚴明軍紀,再有便是擔心朝廷中有人借題發揮,彈劾他徇私枉法。廖化深知這一點,因此對姜維欲斬傅僉的決斷也就不難理解。

廖化話音剛落,關彝禁不住心中暗贊姜果然是老的辣。姜維身為大將軍,位高權重,朝廷使持節,也就是說,無論是戰時或非戰時,姜維都有權誅殺俸祿兩千石以下的官吏和任何違反軍令的將士。眼下的情況,傅僉違了軍令,姜維便可以持節將他斬首示眾,這完全在姜維受控的權限范圍之內,根本不需要交由朝廷來決斷傅僉的生死。

但廖化的言下之意卻是建議姜維此時不用殺傅僉,而是將其削職,讓他待罪於軍中效力,待擊退魏軍之後,再申報朝廷,由朝廷來處置。至於以正典型,不過是一句托詞,只要姜維肯點頭,傅僉便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將功折罪,功過相抵,屆時姜維、廖化等人再想辦法從中斡旋,向朝廷求情,傅僉說不准還有一線生機。

如此一來,既暫時保住了傅僉的性命,還能在維護軍紀嚴肅性的同時震懾軍心,至為重要的是,朝廷中別有用心之人也無話可說,可謂是一舉三得。

「這個……只恐將士們心中不服!」姜維明白廖化的意思,轉身遲疑地搖了搖頭,但眼神卻是看向胡濟和董厥二人。軍事上,這二人雖然都受自己節制,但他們都是丞相府遺老,朝廷重臣,在戰守之議上素來與自己持不同意見,自己雖有使持節之名,卻也輕易動不得此二人。因此,若是他們二人坐視不發一語的話,自己倒真的左右為難。

廖化和關彝等人心里都明白姜維的顧忌,說起來,這其中的緣故也都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先是胡濟無緣無故失約,以致姜維孤軍深入魏境,結果在段谷被鄧艾指揮的魏軍四面圍攻,幾乎全軍覆沒。董厥更甚,曾響應諸葛瞻的提議,聯名朝廷中的文武大臣彈劾姜維,欲削奪姜維的兵權,讓右(大)將軍閻宇代替姜維主持北方軍事。

段谷兵敗之後,姜維效仿諸葛武侯,上表自請貶為後將軍。朝廷雖允其所奏,但仍令姜維行大將軍事。至於聯名彈劾之事,雖然劉禪最終否決了諸葛瞻等人的提議,但宦海如征途,此事一經公開,姜維和諸葛瞻等人自然而然便成了政敵,彼此之間再也無法坦誠相待了。

胡濟和董厥都是明白人,哪會不清楚姜維這句話的含義。傅僉素有威儀,又善於體恤士卒,因此深得士卒之心,姜維哪里是擔心將士們不服,他分明是借這個機會將自己的軍,若是不表態,傅僉手下士卒和三軍將士便會認為是自己二人不肯出面保傅僉,惡人的名聲自己二人便當定了。可若是表態為傅僉求情的話,日後朝廷若是不肯寬恕傅僉,自己二人也得跟著承擔責任。

是非進退,轉眼便成騎虎之勢。

董厥人老成精,看了胡濟一眼,心中苦笑,高聲道:「大將軍,請允許傅興平戴罪立功吧!」

「請大將軍法外開恩!」董厥既然做出了選擇,胡濟自然不能落後。其實,兩人雖然頗有些不情願,但心里也都知道,和姜維的政見雖有不同,卻是出於公心,並非私人恩怨。還是就是關彝剛才的一番話說得極有道理,大敵當前先斬大將,確非智者所為。

姜維等的就是二人這句話,此時不借坡下驢,更待何時?

「這個……既然眾位將軍都為他求情,我便暫且饒他不死!」姜維心中大喜,但面色沉穩如常,沉聲道:「即刻起,除去傅僉關中都督之職,降為軍前小卒,令其戴罪立功,所部兵馬交由關彝統領,待擊退魏軍之後,再一並申報朝廷處置!」

「謝大將軍不殺之恩!」傅僉死里逃生,驚喜交集,慌忙轉身跪倒在地。

「謝大將軍法外開恩!」

眾人相互看了一眼,各自臉有喜色,躬身謝過姜維。不過,眾人的心思卻不盡相同,關彝是為傅僉死里逃生而高興,廖化則是為暫時保住了大漢的一員虎將撫須而笑,至於胡濟和董厥兩位老將,更多的卻是無可奈何的苦笑,好一個姜伯約,三言兩語便把自己二人拖下了水不說,對傅僉的責罰甚至連「死罪雖免,但活罪難逃」的客套話都不說一句,當真是又好笑又好氣。

注:揮淚斬馬謖,關於馬謖之死,一說因其失了街亭,被諸葛亮所殺;一說馬謖被囚禁在獄中時病故,為小說計,故而此處取揮淚斬馬謖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