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李敬玄的奇思妙想(1 / 2)

唐人的餐桌 孑與2 1620 字 11个月前

長安的賬務毫無問題。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發展的城市來說,是一種常態。

長安城每天都有幾十上百家店鋪,或者工坊開業,每天都有新的客商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入長安,為這座城市注入新的資金與活力。

因此上,他的賬簿記錄永遠都是滯後的,盡管長安城擁有全大唐數量最多的帳房,也無法清楚無誤的將這座城市每一天發生的變化記錄下來。

基本上,所有有雄心的商賈,商隊們將貨物送到長安,並且在這里完成貨物的第一段升值之後,才會把自己的貨物通過長安發達的商貿批發再售賣出去。

很多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怪現象,比如洛陽的商賈們寧願把自己生產的貨物運送到長安,經過重新包裝,打上長安印記,再運回去賣給洛陽人,這樣做了之後,他們並不會虧本,相反,賺的更多。

不是所有的貨物都有資格蓋上藍sè大雁塔水印標志的,只要是有這道藍sè大雁塔水印標志的貨物,毫無疑問,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長安貨,乃是天下貨物中的第一等。

李敬玄參觀了長安城中規模宏大的蓋章處,這里的負責蓋章的人帶著各種詭異的窮酸怪相。

只要長安城的雜役送來一摞摞的紙張,這些瞎子,瘸子,斷臂,獨目,獨臂的就會立刻發動蓋章,他們很少說話,只是把那枚印章蓋的又快又狠。

李敬玄拿起一張麻紙瞅著上面清晰地印章道:「和記麻餅?」

雲初解釋道:「原本這一包和記麻餅能賣十六個錢,有了這枚印章之後就可以賣到二十二個錢,一張這樣的包裝紙給官府兩個錢,他們還能多賺四個錢。」

李敬玄瞅著蓋章處數百個奇形怪狀的人感慨道:「某家覺得僅僅是這個蓋章處一年就能給長安城帶來一萬貫以上的收益。」

米主簿笑呵呵的道:「今年,才到八月,已經收入一萬四千貫,年底破兩萬貫不在話下。去除人工,物料等費用,凈收入會超過一萬五千貫。

因此上,侍郎完全不必擔心我長安城會在國朝看重的地方干一些偷jī摸狗的事情,需要錢,我們有的是正當的渠道。」

李敬玄回頭看一眼這個小小的六品主簿,一般情況下,這種級別的官員,能與他對話已經是莫大的榮幸,而長安城里的六品主簿,卻敢直面他的問話,且回答的隱含深意。

他之前對長安的認知還是太淺了,以為雲初當初鑄造金牛有其他方面的考慮,現在看來,人家就是覺得市面上的錢太多了……

大唐缺銅,這不是一個秘密,自從不再用銅鑄造兵刃之後,上千年以來積攢下來的銅錢不少,卻一直跟官府沒有太大的關系。

導致大唐社會上的錢一會多,一會少的,毫無規律可言。

雲初鑄造的這二十四只金牛,恐怕是大唐朝廷上,唯一的可以擺在明面說的銅料積存。

李敬玄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最難得的是,還不迂腐,且有舉一反三之能。

腦海中突然生出一個詭異的念頭,就忍不住對雲初道:「如若朝廷允許長安留守府鑄錢,一貫耗費幾何?」

雲初瞅瞅李敬玄,搖搖頭道:「武德四年七月十八日,高祖令人在洛州設錢監,設新幣於並州,幽州,益州,准許各自鑄錢。

並賞賜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右仆射裴寂一人一個爐座。他們可以自己鼓鑄,其余人不得私鑄,敢有盜鑄者身死,家口配三千里。

某家知曉侍郎的意思,此事還是作罷為好。」

李敬玄凝重的搖搖頭道:「武德五年五月,朝廷在桂州設監鑄開元通寶錢局。貞觀二十三年,在梓州設鑄錢司,可惜,這些錢監,不久之後就紛紛裁撤,宇初可知曉其中緣故?」

雲初搖頭道:「鑄錢乃是國之重器,某家從不問其輕重,也不敢問其大小。」

李敬玄對於雲初回答的pì話裝作聽不到,自顧自的道:「去年三月,桂州鑄錢局裁撤的原因在於,那里的鑄錢局,每鑄造出一貫錢,需要耗費一貫一百二十七個錢。

梓州鑄錢司也沒有好到哪里去,每鑄造出一貫錢,耗費是一千三百八十七個錢。

而最早的洛州鑄錢局因為本地沒有銅山,因此上,鑄造出一貫錢,需要耗費兩貫錢。

某家就是想問一問宇初,若是由長安來鑄錢,能否將這一樁賠錢的買賣變成賺錢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