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政變(2 / 2)

豪門世族 李好 3165 字 2023-03-08

這個弒父的名聲可是很不好聽,哪怕你暫時登上了皇位,也不會安穩,太子和厲王想先發制人,把太子的其他兄弟都給干掉,可惜還是有幾個漏網之魚,這下子好了,好好的大商就變得動盪起來,各地都有支持別的皇子的軍隊和將軍。都認為太子得到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根本不配得到他們的朝賀!

其實在李舜華看來,這大商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改朝換代的氣息很是濃烈,就憑著皇帝每年入不敷出,還需要舅舅給他年供,這朝廷就已經不成體統了!

如今更是內部出現了分化,皇權更是不值得一提!

而對於西寧侯來說,那是好事兒,因為再也不用給朝廷上貢了。

因為太子繼位是名不正言不順,他不可能支持這樣的亂臣賊子!所以等新皇繼位後,讓欽差過來找西寧侯要年供的時候,西寧侯把這欽差給罵了一頓,什么年供,他一文錢也不會給犯上作亂的小人!

不顧好歹留了欽差一條命,也是讓他回去復命的。至於這欽差回去如何的添油加醋,西寧侯既然能說那種話自然不怕被人說三道四。

西寧侯對妹夫說道:「這下子,我可是孤注一擲了!」

李煦之道:「舅兄,這個朝廷本來就糜爛不堪,是遲早的事兒,只是舅兄要想好了,是支持在逃的皇子,還是自己自立了!」要李煦之來說,辛辛苦苦的打仗,誰樂意給人做嫁衣裳?

當然是自立的好,成王敗寇,如今是個好機會,犯上作亂的是太子和厲王,大家群起而攻之,誰也不會說別人道德有問題。

朝廷對李煦之和西寧侯也沒有什么恩情,李煦之的長安侯的爵位,也不過是皇帝的一個誘餌,讓他回去給皇帝繼續賣命的,這個前提還是李煦之自己在外面混出了名堂來,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李煦之對皇帝並沒有所謂的知遇之恩。

當然了,也可以說,皇帝對他有『知遇之恩』,這樣一來,他給皇帝討回公道,不是名正言順嗎?

而舅兄這邊呢,西寧侯本來都是世世代代的在西寧這一片地兒,可是朝廷卻從來沒有給西寧的將士們一分一毫,都是西寧侯自己想辦法養活了這些將士,每年還另外給朝廷上供,包圍了這商朝的平安,卻一點兒好處都沒有!、憋屈了這么多年,哪里還能繼續憋屈下去?

李煦之老早就知道自己的舅兄是個有野心的人,如今是群雄逐鹿的時候,大家各憑本事。

他在京城的這四五年,也在京城結了人脈,對舅兄也會有幫助,當然,李煦之本身就是武將,能帶兵打仗,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幫助。

既然要對抗,糧草和兵器不能少了,這些年的准備,也不是說著玩的。西寧這邊種小麥和高粱還有玉米,後兩者的產量都高,又因為接近西域,所以有番薯的出現,每畝地的出產都是好幾千斤,夠大家吃的了。

只是,這番薯吃多了也鬧心,還有時候不容易消化。

這倒是個問題了。西寧侯開玩笑的說道:「說不定舜華有好辦法。」自己的外甥女研究出的牛皮耐水的法子,如今可是起了大作用了,等到了冬天的時候,和敵軍作對,那就是比人家強多了。

天一大師說舜華是個有造化的人,這話可真沒有說錯。

這番薯就是紅薯,基本上現在都是蒸煮或者燒了吃。但是這樣一來,確實是不容易消化,生吃呢,還容易燒心。

在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桌子上上的就是有一盆蒸紅薯,錢氏有些吃不下去,雖然他們這樣的人家,是不用吃番薯的,可是公公發話了,她也不能不聽。

吃的多了,也不是個味兒。錢氏表示很無奈,但是與民同苦,真是西寧侯府的一個傳統。

李舜華去見舅舅,發現爹和大表哥,二表哥,大哥,二哥都在呢。她是被舅舅叫過來的。

西寧侯看著這幾個孩子,說道:「咱們家的小輩,這個時候才到齊了。」

西寧侯府的三公子和四公子沒有在,或許在西寧侯的心里,庶出的到底是要疏遠一些。

西寧侯問李舜華,這段時間吃的怎么樣,番薯好不好吃。

李舜華說道:「好吃是好吃,但是吃多了也不舒服。」

西寧侯道:「唉,說的也是,不過現在將士們多吃一些番薯,才能省下更多的糧食,」

西寧侯倒是沒有問李舜華該怎么辦,他當時給李煦之說那個話也是開玩笑,並沒有指望外甥女能想出什么辦法。

可是李舜華卻知道,如今西寧看著很平靜,但是和那邊的朝廷卻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尤其是現在厲王當權,更不可能繞過舅舅他們。

舅舅們要是不好了,他們家也不會好,更何況,她也敬重自己的舅舅。

舅舅從來沒有要朝廷的一分一毫,可是朝廷給了舅舅什么?用得著的時候就用,用不著的時候,還要上供,這日子已經夠了。

其實這番薯,不僅僅是蒸煮燒,還可以磨成粉,然後做成粉條。方法也不復雜,只是沒有人想到罷了,做成了粉條,吃起來跟主食也一樣,味道還很不錯。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紅薯富含淀粉,才能成為粉條。

李舜華讓人先把紅薯切成一片一片的曬干,曬干後才更容易磨成粉,磨成粉後,再過濾曬干,剩下的可都是淀粉了,用淀粉再支撐粉條的樣子,晾曬干,想吃的時候拿出來一煮,絕對是管飽又好吃,還長期都不會壞。

番薯在運送過程中,要是不妥善保管,很可能就會發芽,或者壞掉,但是做成了粉條就不一樣了,攜帶的時候,也不怕壞掉,一年的保質期是有的。

李舜華試驗出來了以後,還讓人下了一碗粉絲給自己,沾上醋等物,味道還很不錯。

當然了,既然已經試驗出來了,自然是要交出來的,家里人都已經嘗過,等呈上給舅舅那邊的時候,舅舅歡喜的多吃了好幾碗。

「這個東西好!以後行軍打仗,讓將士們隨身帶著一袋子,比帶著干糧要好。」這要是提前煮熟了,用開水一泡,也能吃,省事又省時間。

別的東西,像白面,雖然也能炒熟了,然後沖開了吃,可是白面太精貴,花費的成本高,不如這番薯來的容易。

要知道,這個時候,一畝小麥才產出幾百斤,而一畝的番薯產出是幾千斤,將近十倍的差別,自然是番薯更容易得來,還管飽!

西寧侯讓管物資的後勤兵們,就按照方子去做這個粉條,做好了以後,運送也不那么困難了,畢竟番薯是屬於死沉死沉的,而粉條就不是了。

李舜華雖然提供了一個方法,可是這西寧兵里面不乏腦袋靈活的人,人家竟然把土豆這種東西,也做成了跟粉條一樣的土豆粉,由不得李舜華不佩服,真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那。

「舅舅,我不要!」西寧侯為了獎勵自己的外甥女,給了李舜華好多的金銀珠寶。

「拿著,這些東西,小姑娘戴著才好看,舅舅給你的,你不能推辭!」

「舅舅,用這些東西多換一些糧食還有鐵,我拿在手里更沒有用!」真和朝廷反了,什么不需要?寧可多准備一些,也不能少了。

「舅舅手里的東西多著呢,讓你拿著你就拿著,你想出來的法子,替舅舅省了多少錢?」

本來要是一直把番薯作為主食,是不可能撐下去的,他還要派人去別處買糧,可是有了這個粉絲,就不需要了,滿滿的煮上一大鍋,加上一些菜,吃的更香,還飽肚子。

而西寧這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番薯了,多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喂豬了,現在喂豬的東西,能給人吃,還吃的很美味,這是大大的撿了便宜了。

而且,不光將士們能吃,這普濟到老百姓,也能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西寧可不是只有軍隊,老百姓對西寧侯的擁戴,也是西寧侯能夠立足的根本。

李舜華沒有想出名,所以這法子也只有內部人知道是她想出來的,就連她爹娘都說這樣好,因為她畢竟是個姑娘家,要這樣的美名還是個負擔。況且,另外一個,也是為了李舜華的安全著想。

免得有人覺得她是奇貨可居,把人給擄了去。

當然,爹娘和兩個哥哥,也為自己的妹妹驕傲,王氏尤甚。想當年,李舜華沒有意識的時候,雖然礙於他們的權勢,沒有人敢當面說什么,可是背地里難聽的話,絕對不會少,還有人說是因為他們殺戮太多,所以才報應到女兒和外甥女身上。

還有人說舜華就是個討債的,有這樣一個女兒,以後只能拖後腿,就是找婆家,誰會樂意找這樣的兒媳婦?

而現在呢,舜華不僅不是痴傻,還這么聰慧,想出來的方法,一個能頂幾千個了。

作為父母的他們很驕傲,上天對他們是不薄的,讓舜華失去了三年的意識,卻換來了這樣的一個頭腦。

李舜華卻覺得自己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她不過是因為自己的來歷,才知道這些事兒,但是這個來歷卻不能跟任何人說,因為說了,也沒有人懂。

她如今關心的是,不知道二表哥找沒有找到橡膠樹,如果找到這個東西,那么絕對戰斗力有很大的提高。制作牛皮或者別的動物皮,還需要射殺動物,而橡膠呢,直接取來用就可以,數量還多。

防水的效果更是一流,原本以為時間還很充分,可是誰知道京城的太子是個等不起的,這么早就已經發動了宮變,西寧這邊也必須提前進入備戰的狀態了。